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8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包括盾构管片、注浆层、注浆压力、开挖面推力等参数的盾构施工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分步开挖的方法模拟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应力扰动过程,计算并分析了主应力大小、方向以及孔隙水压力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对周围不同区域土体有加载或卸载作用,从而产生正的或负的超孔压;在土层渗透系数较小时,盾构施工之后土体中仍存在较大的超孔压,造成土体长期固结变形,使管片荷载随时间增大;采用三维流固耦合有限元计算方法可合理模拟含水地层的盾构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了解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利用低速冲击试验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施加不同程度的冲击能量,然后对层压板进行压缩试验。记录层压板受冲击后的形貌特征,通过对层压板低速破坏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层压板在受冲击后的破坏形态、拐点和冲击强度的关系,并对其残余压缩强度、破坏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贵州典型的深"V"型山谷连续刚构施工,受地形的限制,施工条件极度恶劣。通过对现场地形的勘查,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在特殊地形下,采用轨道及索吊等吊装设备,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组织,保证桥梁施工按照进度计划完成,保证全线的通车计划。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适用于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的间断式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的设计计算方法,共设计3组8个间断式开孔钢板连接件与1个传统开孔钢板连接件推出试件,分别研究端部承压面、开孔孔径、贯穿筋直径与混凝土强度对间断式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极限承载力及初始刚度的影响;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间断式开孔钢板连接件的受力机理、破坏过程和承载能力进行仿真模拟,并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以试验中的变量设置为基础,增加参数取值范围,建立并分析162个非线性实体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分析结果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提出适用于间断式开孔钢板连接件的初始刚度及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结果表明:间断式开孔钢板连接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分为弹性段、塑性段及下降持力段3个阶段,前2个阶段荷载主要由孔中混凝土隼、贯穿筋及端部承压混凝土共同平衡,下降持力段荷载则主要由上侧贯穿筋承担;试件极限承载力及初始刚度约为同尺寸传统开孔钢板连接件的2倍,并随开孔孔径、贯穿筋直径与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提高;所建立的初始刚度与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对间断式开孔钢板连接件在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交直流双制式牵引供电系统中机车过分相前、后工作于不同供电制式,造成了牵引回流特性的差异,影响不同区段钢轨复合电位分布. 采用CDEGS软件建立了交直流双制式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并验证模型正确性和有效性. 计及交流区段和直流区段之间牵引回流的相互干扰,提出了适用于交直流双制式牵引供电系统的钢轨复合电位限值,研究了影响钢轨复合电位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敏感度. 结果表明:当无电区不设置钢轨绝缘节时,无电区段长度增大则交直流区段牵引回流的相互干扰程度降低,导致无电区钢轨复合电位减小;土壤电阻率增大则交直流区段牵引回流的相互干扰程度增强,导致无电区段钢轨复合电位增大;直流区段过渡电阻越大,则直流区段钢轨复合电位越高. 交直流区段之间的无电区设置绝缘节能够改变回流结构,避免钢轨复合电位超标,以国内首条双制式线路为例,设置绝缘节后可以使钢轨复合电位直流分量从103.92 V降至60.20 V,保障了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6.
武汉西四环汉江特大桥主桥为(77+100+360+100+77)m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主梁为π形结构,两边为单箱双室、中间为纵横梁加桥面板结构形式。主梁0号块宽44m、长22m,采用钢管桩贝雷梁支架现浇施工。支架由底模系统、横梁(贝雷梁)、桩顶分配梁、砂筒、钢管支架组成,支架施工完后采用反力架预压钢管桩,边箱室顶板底模采用透水模板布施工。通过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配制高耐久性、稳定性的C55高性能混凝土,并采用天泵和地泵从两个方向分层浇筑,桥面纵、横坡采用提浆整平机控制。在0号块混凝土强度成长期预张拉横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待1号和1′号块施工完采用连接器连接构成整束一次性张拉;预应力采用智能张拉系统张拉、智能压浆系统压浆。实践表明,该桥采用该施工技术成功克服了支架不均匀沉降,有效控制了裂纹的产生,保证了主梁0号块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由于预制拼装混凝土箱涵节段之间的连接较弱,容易受地基条件的影响产生不均匀沉降,尤其在软土地基处更为显著。以江苏省海启高速公路预制拼装混凝土箱涵为例,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针对软土地基的弹性模量、宽度、深度以及回填土厚度等因素,分析其对预制拼装箱梁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层弹性模量、深度及回填土厚度对涵洞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较大;软土层的宽度在8 m 范围内时,承插口对涵洞不均匀沉降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当软土层的宽度增大时,承插口的抑制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接触网检测车的电压测量方式,分析典型的接触网电压低频波动现象,采用信号变换、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大量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接触网电压低频波动的幅值、频率、波动动态过程等特征,为接触网电压低频波动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量接触网检测数据中存在异常值的现象,研究数据的智能识别与预处理技术。对莱因达准则、格拉布斯准则、狄克逊准则、肖维勒准则、绝对均值法以及分位数法几种异常值判别准则进行分析,应用接触线高度动态检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比较和分析各种异常值检测方法对误差辨识的效果。结果表明,几种方法对于离散粗大误差均有较高的识别率,但对于连续出现的异常值,绝对均值法与分位数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公路属于基础设施的一种,对于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以简要阐述公路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在施工所受到的影响作为研究切入点,进而探讨对公路工程进行现场管理的若干注意事项,以期促进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与完成,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