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改善特立尼达湖沥青(简称TLA)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提出用丁苯橡胶(SBR)对其改性,期望综合两种改性剂的优点。对不同掺量的TLA与SBR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了常规试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旋转粘度)、DSR试验、BBR试验,并测试了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后的残留针入度比,研究TLA与SBR掺量对高、低温性以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掺入SBR与TLA均能改善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感温性,对比TLA,SBR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更显著;②TLA对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有不利影响,但掺入SBR可以抵消这种不利影响;③掺加5%~20%的TLA能改善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在此TLA掺量下,SBR也能改善沥青的抗老化性能。④综合高、低温性能和老化性能的表现,最佳掺量为20%的TLA+3%的SBR。  相似文献   
3.
根据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的力学参数,采用力学经验法对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长期性能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岩沥青改性沥青可以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改善路面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APAO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对原材料进行了相关试验,分别制备了0%、4%、6%、8%APAO掺量的改性沥青,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以及旋转黏度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表明,APAO改性剂的添加使得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减小,软化点、黏度和车辙因子提高,并推荐APAO改性剂的添加剂量在6%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委内瑞拉岩沥青批量开采时间不长,为了研究其作为道路沥青改性剂的可能性,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与分析其常规密度、含水率、溶解度、灰分、级配等物理性质.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VRA的矿物质化学成分主要由SiO2、CaCO3、CaSO4及少量的CaS和Ca(OH)2组成,显碱性,有利于提高沥青抗水损能力和黏附性;开展不同掺量下VRA改性沥青3大指标、黏度、离析、黏附性试验.综合分析表明VRA沥青含量较高,掺量为4%~8%VRA改性沥青技术性能指标较好,是一种较优质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材料.  相似文献   
6.
国产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性能指标,并通过多重蠕变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对不同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动态模量试验研究混合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岩沥青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及抗水损害性能,同时动态模量也得到了提高.综合试验结果,提出了岩沥青掺量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温度对沥青路面反算模量的影响,采用F WD对4种沥青路面结构,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弯沉盆试验.采用软件进行了模量反算,对路面沥青层反算模量的温度修正系数K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由此建立了温度修正模型,并针对现行设计规范和检测规程对沥青层温度取值的不同要求,分别进行参数规划求解,拟合效果良好.该模型满足在极高温度和极...  相似文献   
8.
采用橡胶沥青作为胶结料,进行OGFC-1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马歇尔试验结果,根据空隙率等指标确定了最佳油石比及级配曲线,通过析漏、飞散试验验证了最佳油石比满足要求。车辙、冻融劈裂等试验也表明橡胶沥青OGFC-13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饱和粉质粘土地基在昔格达土路堤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性,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以实际工程条件为例建立模型,分析了随着填土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地基沉降与超孔隙水压力的关系,以及地基不同深度和宽度处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孔隙水压力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填土到8m时超孔隙水压力峰值开始减小;超孔隙水压力随着固结时间的增长逐渐消散,越接近排水面消散越快。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影响机理及压实含水量对土基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阐述了合理选择填土含水量以改善压实度的方法,并指出了土基的压实含水量应控制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