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445篇
综合类   402篇
水路运输   366篇
铁路运输   283篇
综合运输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autonomous vehicle (AV) will affect not only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ut also future patterns of land development. Integrated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models will be critical tools in assessing the path forward with this technology. Key questions with respect to land use impacts of AVs arise from potential changes in sensitivity to travel and reduced demand for parking. It is an open question whether AVs will induce urban sprawl, or whether spatial 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 will mitigate any reductions in travel time sensitivity. The deployment of shared fleets of AVs would likely reduce parking demand, producing yet to be explored impacts on property development within existing urban footprints. We perform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currently operational models and their ability to represent the adoption of AVs. We identify the representation of time in such models as a vital component requiring additional development to model this new technology. Existing model applications have focused on the discrete addition of new infrastructure or policy at a fixed point in time, whereas AV adoption will occur incrementally through time. Stated adaptation surveys are recommended as tools to quantify preferences and develop relevant model inputs. It is argued that existing models that assume comparatively static equilibrium have been convenient in the past, but are insufficient to model technology adoption. In contrast, dynamic model frameworks lack sufficient structure to maintain reasonability under large perturbations from base conditions. The ongoing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has allowed models to move away from being mechanistic aggregate tools, towards behaviourally rich depictions of individual persons and firms. However, much work remains to move from projections of existing conditions into the future,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economy as it evolves through time in response to new technologies and exogenous stresses. Principles from complex and evolutionary systems theory will be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ls with the capacity to consider such dynamics.  相似文献   
2.
软件构件的检索和管理是软件构件库技术的两个必要方面。重点分析了舰载作战指挥系统软件构件库的检索技术,包括基于关键词的软件构件检索、基于刻面的软件构件检索以及软件构件全文检索。  相似文献   
3.
巡视工作是安全管理实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的重要手段.目前巡视中“人到心不到、眼到手不到、看到说不到、问到盯不到”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设备故障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特别是在设备结合部巡视中容易出现因方法不当,处置错误,导致一些设备和管理隐患长期存在,小缺点变成大漏洞,小遗忘变成大隐患.  相似文献   
4.
曹麟 《中国铁路》2006,(3):45-46
新乡工务段对线路维修管理实行“修养”分开,深化“天窗修”管理,将影响设备稳定的作业项目全部纳入“天窗”点内实施;强力推行作业“零”误差理念和“一、二、三”线路检查法,精细打造“零缺陷”线路;针对线路局部道床板结、连接零件损伤、几何尺寸超限等趋向性病害,实施“单项修”,提高线路的平顺度;加大站专线设备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对管内站专线设备进行“拉网式”检查,建立“站专线设备问题库”,使正线与站专线设备质量得到均衡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坑工程不仅要保证维护结构本身的安全,而且要保证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开展基坑工程变形性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很复杂,传统的计算方法已无法准确预测基坑的变形。人工神经网络(ANN)有很强的解决非线性问题的能力。近些年来基于ANN的方法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ANN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隧道掌子面画像处理系统的开发、构成及功能。利用数字摄像及图像处理技术,快捷、准确地描述隧道掌子面地质构造的揭示情况,为信息化设计、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指导性的参考资料,并可作为对其他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的验证环节。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所研制的铁路信息微机在线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本系统适用于中小型信号站,具有成本低,使用维护等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将微型计算机应用于集装箱起重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在该系统中,以集装箱起重机为控制对象,用单板机作为控制器,通过传感器,驱动放大电路及接口芯片等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此系统基本实现了集装箱起重机的自动控制,并给集装专用吊具与集装箱迅速准确的自动对位带来好处。  相似文献   
9.
用PROLOG语言在第五代计算机中实现三种同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新一代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个人顺序推理机PSI为模型,详细讨论了用PROLOG语言在新一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实现忙式等待、信号灯、条件临界区三种同步机制的情况,并进行了评价,软件模拟程序已在微机上调试通过。  相似文献   
10.
在舰艇编队组网试验中,涉及多军兵种,组织协调困难、耗费大,采用数据链模拟器技术进行先期试验是有效的解决途径。首先介绍了数据链模拟器在舰艇编队组网试验中的地位,通过数据链模拟器进行舰艇编队组网的试验方法,说明数据链模拟器的构建思想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阐述数据链模拟器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无线信息组织、通信信道建模、多种协议自动识别及时钟同步等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数据链模拟器在舰艇编队组网试验中的具体应用。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某系统鉴定试验上,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