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航海技术》2000,(4):78-78
中国海关六大口岸即将安装一种国产的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价值一点三五亿元人民币的订购合同日前签署。这一由清华同方研制的“同方威视”系统被称做打击走私的“火眼金睛”,集装箱内装载何物通过这一系统,便可一目了然。该系统率先在天津东港海关试用,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帅 《中国船检》2010,(3):99-99
近日,为优化集装箱检验流程.统一操作方法.保障检验业务能够顺利进行.CCSC集装箱检验新版程序文件近日公布,并于2010年3月15日施行。这次修改文件,包括了集装箱检验工作程序(SP1001)、中型散装容器检验工作程序(SP1002)、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工厂认可程序(SP1003)、集装箱式货车车厢检验工作程序(SP1004)、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中国海关批准牌照工作程序(SP1005)、  相似文献   
3.
一、2006年我自行车产品出口概况来自中国海关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1-12月,我国向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自行车整车5601.6万辆,同比增长4.5%;金额18.85亿美元,同比增长7.7%;整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30.0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平均单价33.7美元,同比增长3.2%。1、2006年整车分规格出口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进出口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发展,加强海关对进出口集装箱箱体的管理,根据联合国《一九七二年集装箱关务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海关曾于一九八六年六月四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用于运输海关加封的国际集装箱核发批准牌照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八卦车市     
《家用汽车》2014,(12):18-19
据工业与信息部官方发布的《关于2013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的公告》显示,在国产乘用车企业中(85家),有近七成的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实现达标;而在进口乘用车企业中(26家),企业达标数量也占五成。总体上,中国海关境内111家乘用车企业,近四成车企未达标,共计40家。  相似文献   
6.
据《环球时报》报道,最新发布的贸易数据显示,印度4月对华出口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4%,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对华出口额的最大跌幅。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整体贸易业绩虽大幅上涨,但中印双边  相似文献   
7.
信息集锦     
《集装箱化》2005,(10):45-46
我国外贸依存度达8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支柱;中国海关门户网站开通;全自动无人码头集装箱堆场在上海出现;中远集团进入2004年央企专利工作前十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血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进口原油依存度不断上升,2013年进口份额已近60%。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3年原油累计进口28195万吨,其中通过海上运输近26817万吨,占石油总进口量的95%。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或将升至80%。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逐步上升,石油运输安全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运输安全可以说是我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乃至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9.
从北京国贸俯瞰道路上的滚滚车流,就可以看见中国对石油的渴望。自1993年起,中国就变成了原油净进口国,这意味着这些汽车所烧的石油绝大多数来自海外。据中国海关对2005年前11个月的统计,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已达到创纪录的1.3亿吨,但90%以上的进口原油要依赖国外油轮运输。如何保障中国能源运输安全,实现国油国运成了学者专家热议的话题,也成了中国相关国企的思虑重心。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05年1~9月我氢目行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20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其中2005年1~9月我国自£车整车出口42306万辆,同比增长5.34%;出口金额1370659万美元,同比增长919%.平均堕价为3240美元,同比增长37%。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