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水路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慕云 《经济导报》2007,(19):18-20
时代的巨轮不断地运转,香港回归十年来,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态也在转变,行政会议成员之一的张炳良教授认为,目前,参考自港英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已未能符合香港社会的实际需求,行政主导之路知易行难,整个政治生态需要凝聚更多的互信,并建立学习型的政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深入,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无线通信方式,且信号传输类型和传输模式的差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针对船舶的通信网络体系设计,系统介绍船联网的通信协议、通信架构和数据链路等技术模块,并利用船联网技术设计和改进出纳表的通信网络互信认证体系,对提高船舶通信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晨 《经济导报》2009,(44):42-43
两岸关系日趋见暖,不仅为两岸经贸往来带来暖流,也给予两岸相关学者专家更多推进互动的想象空间。11月2日在香港举办的香江论坛请来香港和台湾的知名经济学者和历史,文化和政治届颇有影响力的人士共同展望和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也再次显示此论坛一贯风格:邀请台湾社会知名人士与香港内地专家学者同台交流。  相似文献   
4.
5.
"战略互信"是近年来我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然而,由于中美两国异质性较强、结构性矛盾较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战略互信的建构进程。2009年11月,"战略互信"随着奥巴马访华成为了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议题。它不仅是化解两国结构性矛盾的必要前提,还是两国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的基础。建构中美战略互信,实现两国长远稳定,需要中美两国建立共识,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