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278篇
综合类   130篇
水路运输   247篇
铁路运输   224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汽车故障的直观诊断中,维修人员主要利用油门、阻风及电流表来诊断排除故障,文章介绍利用这三大法宝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牵引网微机保护整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牵引网负荷电流、短路电流中的谐波含量的分析和存在的谐波含量的不同点,利用两种电流中的综合谐波含量作为控制量,可以大大提高牵引网距离保护、高阻接地保护躲过牵引重负荷,再生负荷,启动电流及励磁涌流的能力,对于保护整定,通过探讨提出了整定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着重阐述了内燃机车水阻试验台微机检测系统的控制原理、数据采集及编程方法。应用表明,以 Window s 95 为操作平台的检测系统发挥了 Pentium 计算机的优点,软件运行的效率提高,操作界面更友好。  相似文献   
4.
涂华刚  王庆丰 《汽车工程》2002,24(3):245-249
本文在理论上建立了一套基于主动力反馈原理的新型主动阻尼悬架的设计和优化方法。首先提出了该主动阻尼悬架的实现模型,该模型是在传统的液力减振器的基础上,应用半主动控制的思想,结合力反馈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内部液压反馈阻尼网络模型。理论优化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通过该液阻网络模型,即可以实现电控的主动阻尼悬架的功能,它可以根据汽车行驶路况的好坏,自适应地调节悬架阻尼大小以实现主动阻尼悬架的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5.
6.
刘亚飞 《摩托车》2003,(11):16-17
本人经常在《摩托车》上看到摩友说自己的车的阻风门手柄设在化油器上,每次启动车需开关阻风门时,都要弯腰去摸,甚为不便。针对这一问题,本人设计了一个轻触电控式阻风门开关装置,该装置在左手把上装有两个轻触按钮开关,你只需端坐车上,轻轻一按,即可控制阻风门的开与关,并且在仪表盘处还装有发光二极管指示器,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美观,现介绍给摩友。 一、电路部分 1.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7.
机油清净性分析仪是汽车发动机不解体检验中快速分析机油的测试仪器,它能快速地测量出润滑油的清净性系数K值。为合理地更换汽车发动机润滑油提供了依据,对于早期发现发动机润滑油的污染情况和变质问题,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延长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汽车发动机内的润滑油的变质是由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产生,因此本仪器的研制是为了测定这些综合影响后,弄清润滑油本身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1993年初,美国伯灵顿北方铁路向本国GM公司的EMD订购了350台SD70MAC大型功率交流传动的内燃机车,该型机车是在4台SD60MAC试验机车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改进而制造的。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型机车的主要结构、设计特点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王德 《机电设备》1996,(3):39-43
本文从交流电弧的伏安特性分析其熄灭过程,通过弧隙介质强度恢复理论和弧隙能量平衡理论,得出弧隙电阻增加和介质强度恢复为熄弧的两个基本阶段。据电弧消耗能量的来源并结合实例,介绍了目前一般电器所采用的10种熄弧基本方法,以供读者在设计、制造、选用和维护电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速动车组降阻与减重应用研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减小列车运行阻力的目的出发,研究高速动车组气动设计以及轻量化设计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影响列车运行阻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及优化,提出了高速动车组降噪减重的控制策略及具体措施。线路试验表明,相关措施有效降低了高速动车组的运行阻力,实现了速度提升、节能环保的目标,同时也提升了列车的动力学性能及综合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