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群  屈伟平 《上海汽车》2004,(12):38-40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目的。和传统的磁卡、IC卡相比,射频卡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接触,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适合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2.
《世界汽车》2020,(3):106-106
充电问题是电动车车主普遍比较困扰的,大众汽车集团为此研发了移动式充电机器人,它能自行行至电动汽车旁完成充电任务。当你使用app或V2X通信启动充电机器人后,它将自动行至需要充电的汽车旁与汽车进行通信。从打开充电插座盖,到连上插头,再到拔下插头,整个充电过程完全无需人工干预。  相似文献   
3.
改造PLC程序,使灌包机增加适用货种、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干预,以满足港口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2012,(6):97-97
由多方合作研制的“猛狮3号”无人驾驶智能车在车流滚滚的京津城际高速公路上,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第三方参与的首次智能驾驶试验。试验全程由计算机系统控制车辆自主驾驶,无人工干预。根据测试要求,无人驾驶智能车行驶的车道类型包括四车道、、三车道、二车道、匝道,主要的测试科目为循线行驶、跟车行驶、自主换道、邻道超车、自主超车、人工指令行驶6个部分。为确保安全,车上装有应急控制装置,紧急情况下可立即切换到人工强制干预模式,避免对本车成员及其他车辆造成危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自动化驼峰采取人工干预的必要性以及人工干预的概念与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工干预对调车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在VAX/VMS多用户操作系统中用FORTRAN编制程序时,增加词组功能的一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或避免操作时人工干预。该方法是在总结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使用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7.
才勇 《铁道通信信号》2006,42(12):52-52,56
通用式列车无线调度机车电台能够在采用任意制式和频组的无线列调系统中正常使用,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自动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规定的各种制式和频率间切换,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但保留了人工干预的功能),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机车与调度和车站失去联系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系统,它通过非接触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采集数据,可识别高速运动目标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无须人工干预,操作快捷、方便,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将RFID技术应用于军需物流,无论军用物资处于采购、运输、仓储、使用、维修的任何环节.各级指挥人员都可以实时掌握其信息和状态。未来战场上,物资消耗将迅猛增长,军事物流保障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车辆走行不好的原因,将车辆走行不好的现象分为两类。提出利用自动化驼峰的测速功能,人工与设备相结合,及早发现车辆走行不好的现象,进行人工干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RFID技术在我国汽车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