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68.输入轴轴承的更换 拆卸程序. (1)发动机飞轮的更换(手动变速器)、发动机飞轮的更换(1.4L LE2,带双离合器)拆除. (2)输入轴轴承防尘盖(如图1355中1所示)拆除.  相似文献   
2.
南昆线家竹箐隧道是首座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强挤压型隧道。它涵盖的力学比较全面,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体现了岩体力学指导设计和施工的原则,从而取得了成功。本文述理与写实并重。叙述了岩体力学的一些重要公式的全过程,通过家竹箐隧道的具体施工实例加以阐述。并对经典学说多所评述,对岩体力学在应用中有所创新,对普及岩体力学在工程应用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侧压比下隧道初期支护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象山特长隧道深埋段围岩压力实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侧压比下初期支护未成环前的内力分布、稳定性及变形、破坏特点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地质复杂地区的深埋隧道(或深埋段),围岩压力大小及分布与松散压力差别较大,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变形、破坏特点与受松散压力作用下的也有明显不同;并得出了不同侧压比下初期支护未成环前的稳定性,变形、破坏特点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史寒冬 《交通标准化》2012,(10):109-111
利用平面数值模拟方法,以某浅埋偏压的公路隧道施工为背景,对隧道左右洞开挖顺序进行施工数值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的变化情况,找到两种开挖方式在整个开挖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破坏的施工步骤,得出浅埋偏压隧道先开挖深埋侧可避免出现较危险的施工状态这一结论,对研究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制动控制器中侧压单缓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计算侧压行程及设计复位弹簧实现了低压联锁开关的电信号输出。该机构能满足机车制动系统要求,保证机车或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制动控制器通过了试验验证和运行考核,实现了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沈涛 《世界桥梁》2020,(3):22-26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水中40个主墩采用直径3.0m钢管桩基础,其中11个主墩共计77根钢管桩在桩身周围均布了10道压浆槽,对每道压浆槽进行桩侧压浆,以提高钢管桩承载力。桩侧压浆水泥浆采用超细水泥配置而成,以适应密实超粉细砂地质条件。先将10道压浆槽内泥砂清除至设计标高;再布置2条线路对2道压浆槽进行同步换浆和桩侧压浆,压浆速度控制在10L/min以内,压浆压力按1,2,3MPa分级设置。压浆量达到设计压浆量或压力达到3 MPa且无法继续注浆时,继续注浆10min或保压10min,即完成该压浆槽桩侧压浆,按轮次连续完成其它压浆槽桩侧压浆。荷载试桩和工艺试桩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桩侧渗透压浆技术,可提高钢管桩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约58.2%,有效提高了钢管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定侧压混凝土双轴拉-压疲劳累积损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有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进行损伤分析与剩余寿命估算时,为了解混凝土在双轴波动拉-压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强度和损伤特性,通过室内小尺寸的变截面棱柱体试件的双轴疲劳试验,得到了定侧压下混凝土等幅和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轴心拉-压疲劳方程和疲劳变形特性。由等幅疲劳变形模量定义了损伤变量,拟合试验结果得到了相应的损伤演化方程;依据损伤演变与损伤状态、加载条件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疲劳损伤模型。研究表明:极限疲劳割线模量衰减率可作为混凝土发生拉-压疲劳破坏的标志;用规范化的疲劳变形模量定义损伤变量,建立的损伤累积模型,用于疲劳损伤分析和剩余寿命预测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桩侧压浆控制群桩基础沉降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京沪高速铁路丹阳至昆山特大桥阳澄湖桥段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角桩桩侧注浆和边桩桩侧注浆对深厚软土层中群桩基础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沉降量的控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由桩侧压力注浆引起的桩-土体系中桩土界面参数和桩周土模量变化对群桩基础在设计荷载下沉降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桩侧注浆的作用会使桩土界面参数变大和桩周土模量提高,从而对深厚软土层中正常使用状态下群桩基础的沉降可以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边桩桩侧注浆的效果优于角桩桩侧注浆;桩侧注浆浆液在土中的扩散范围直接影响群桩基础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9.
方海  王健  祝露  刘伟庆 《桥梁建设》2020,50(1):20-25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200+2×850+200)m三塔四跨钢-混结合梁悬索桥,中塔墩提出采用自浮式筒形复合材料防撞装置,以减小桥墩的船撞风险。为研究该防撞装置的破坏模式及防撞效果,制作了4个缩尺比为1∶8的防撞装置试件进行准静态侧压试验,并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船桥的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准静态侧压下,防撞装置的内面层层间剥离、外面层与泡沫剥离,内、外面层纤维均断裂;纵向格构层间剥离并屈曲破坏,降低格构间距可提高结构的弹性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防撞装置可以降低船舶撞击力,延长撞击时间;船艏结构撞击后变形明显减少,应力降低。该防撞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撞保护效果,能有效地降低船桥碰撞过程中桥梁和船舶的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