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8篇
  免费   154篇
公路运输   5571篇
综合类   1154篇
水路运输   668篇
铁路运输   1817篇
综合运输   18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463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512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对D_(30G)型双联平车通过曲线线路时货物几何偏差量构成分析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恰当选择双联平车的货物支承距(跨装支距),合理布置变截面超长跨装货物内、外偏差量,降低货物整体超限程度。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变频电力推进驱动调距桨的推进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船舶的水下噪声、航速、拖力和燃油消耗等方面的问题,尤其适用于物探船、布缆船、科考船等具有多种航行或者作业工况的船舶。文章基于变频电力推进驱动调距桨方案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推进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方案能有效地改善快速启动和加速过程容易造成主机负荷超载的问题。该设计方案采用了单一控制和联合控制2种控制模式,能够满足不同作业工况的运行需求,实现船舶操控的稳定运行,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安全,对于配置调距桨的电力推进船舶的推进控制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子标识作为汽车的"身份证",是无源射频识别技术在交通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机动车电子标识安全技术要求》等六项国家推荐性标准的正式实施以及国内外广泛的应用试点,使得该技术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变得愈发现实。本文阐述了汽车电子标识的系统构架、工作原理、应用现状,通过技术路线、技术对比两个层面的分析阐述了汽车电子标识的技术优势,并基于此对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在感知层,汽车电子标识将与视频检测技术有机结合,构建"射频+视频"等具备更高稳定性、可靠性的信息采集体系。而在应用层,汽车电子标识将提升涉车应用的实现水平,为假、套牌等顽固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诸多潜在应用的实现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7.
著名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称,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即将收购单车共享租赁平台Motivate,交易价格据称至少为2.5亿美元。Motivate旗下运营着Ford GoBike、Citi Bike、BikeShare、CoGo、Divvy、Blue Bikes和Biketown等单车共享租赁品牌。这笔交易将让Lyft在共享单车领域领先于竞争对手Uber。今年早些时候,Uber以约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无桩共享电动车公司JUMP。  相似文献   
8.
现有高速铁路轨道长波不平顺静态检测主要采用矢距差法或简化矢距差法,存在与检测起点相关、含有里程相位差、基础变形时检测幅值偏大、与车体振动加速度匹配性较差等缺点。利用中点弦测法对轨道长波不平顺进行静态检测,通过对中点弦测法不同测弦长度有效测量波长范围和列车敏感波长分析,采用60 m测弦长度的中点弦测法最适合时速300~350 km运营期高速铁路;利用车辆-轨道动力学仿真分析和最小二乘法拟合相结合方法,提出运营期高速铁路300及350 km·h^-1速度下的轨道长波高低不平顺控制标准,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60 m弦中点弦测法既可保证轨道长波不平顺检测的准确性,又能很好地体现车体振动响应;时速300 km运营期高速铁路轨道长波高低不平顺3级控制标准建议值分别为9,15,21 mm;时速350 km分别为7,11,15 mm。  相似文献   
9.
针对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问题,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将围岩压力看作单洞隧道的基本压力与相邻隧道开挖引起的附加压力之和,提出适用于3洞小净距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根据该计算方法研究不同岩柱厚度、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对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确定八达岭长城站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岩柱厚度的增加,围岩压力不断减小,当岩柱厚度达到某一值时,围岩压力与单洞隧道相同;岩柱厚度、边洞跨度和中洞高度变化影响整体围岩压力,中洞跨度和边洞高度仅影响各自单洞围岩压力;3洞小净距隧道的最优开挖顺序为"先边洞、后中洞",中洞围岩压力大于边洞,应力值最大点为中洞顶部。施工中应注意中洞围岩稳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岩柱区域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0.
故障现象 一辆奥迪200轿车行驶中换挡加速时有撮车现象,而且提速缓慢,整车动力性能下降。检查与修理 首先验证故障现象。路试中有明显的撮车现象,而且提速困难。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清晰地听到燃油箱中燃油泵运转的“吱、吱”噪音。发动机空载加速时其转速达不到4000r/min。通过测试初步判断,该车动力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燃油泵严重磨损、燃油压力不足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