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2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上海S7公路一期工程斜交条件下的下穿地道为例,对纵缝采用凸凹榫接头的预制拼装体系与封闭框架的现浇工艺体系进行结构受力对比,结果发现,设计中通常假定凸凹榫处采用铰接进行模拟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从方便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预制拼装斜交地道结构体系的受力计算模型可考虑利用封闭框架体系的等效计算模型,但需将凸凹榫位置处的内力值适当提高20%~30%.该研究成果已在依托工程成功应用,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桩码头横向分力在相邻结构段传递中忽略凹凸缝约束会导致排架分配系数偏大。将码头结构沿水平向简化为弹性支座刚性连续梁,考虑转动刚度,推导出在凹凸缝约束和不考虑约束条件下,高桩码头排架横向分力分配系数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对比规范值、不考虑凹凸缝约束、考虑凹凸缝约束的公式计算值和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值。结果表明,不考虑凹凸缝约束,公式计算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比规范值偏小;考虑凹凸缝约束,排架的横向分力分配系数整体减小,尤其是在码头整体结构中部(凹凸缝附近)与规范值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结合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实际工程,主要介绍了其锚碇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群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芯棒钢筋桁架定位和锚固区混凝土单侧多层浇筑等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群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错台问题为背景,研究大直径盾构隧道环缝结构的抗剪特性,从结构承载力角度提出有效且可控的抗浮措施,并深入探究环间错台对隧道结构的影响,以确定大直径盾构隧道环间变形控制标准,减小隧道环间错台引起的管片损伤。以深圳妈湾跨海通道为依托,基于材料塑性损伤本构,考虑管片接缝细部构造,根据相关管片环缝剪切原型试验对接缝抗剪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随后,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环向接缝顺剪、逆剪和切向剪切时的错台现象和破坏特征,分析了斜螺栓、凹凸榫对环缝抗剪特性的影响,为大直径盾构隧道环缝结构的抗浮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环缝剪切错台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有效揭示接缝剪切过程中结构的变形特点和损伤特性;环缝接缝的剪切错台过程较为复杂,呈阶段性特征,螺栓和凹凸榫的受力状态是决定接缝抗剪特性的关键因素;凹凸榫能显著提高接缝抗剪刚度和承载力,但也带来接缝应力集中和张开过大等问题,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接缝刚度和变形的适应性;基于环缝错台损伤分析,提出了环缝变形的三级安全评价指标,大直径盾构隧道接缝变形必须控制在Ⅱ级以内,以保证隧道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黄拥志 《路基工程》2015,(5):133-138
抗滑挡墙是保持边坡稳定的一种常用措施。以卧龙镇医疗保健院和社会福利院的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实例为依托,通过对治理方案综合比较,提出在圬工挡墙底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凸榫的抗滑挡墙这一举措来对边坡进行治理,并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钢-混组合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关键在于材料模型的准确模拟。文章基于混凝土损伤理论建立了混凝土榫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混凝土榫荷载-滑移曲线、孔中混凝土有效承压面积及破坏机理,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函数曲线的拐点及凹凸性的定义及几个定理,然后给出了曲线拐点及凹凸性的两个充分性判别法则,并举例说明了此判别法则的可用性,它们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顿贺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1):79-80,57
中国的独木舟出现可能与西方同期,风帆出现比埃及晚,但是一经问世,技术上先进程度却是惊人的,特别是公元前后到十五世纪,许多发明创造更是举世瞩目。这些发明和创造,不但丰富和发展了自己,而且使世界各国受益非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造船业发展与航海贸易进行,其贡献是辉宏的。通过以船型、水密舱壁、明轮推进、船舵与使帆技术、船体建造及其工艺、导航技术、造船理论、船舶检验与管理、水战兵器、郑和下西洋意义等十个方面进行介绍,它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在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激励我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9.
介绍上旁承磨耗板的技术要求和生产特点,详细阐述了如何选择确定工艺方案,解决上旁承磨耗板榫槽的加工及热处理工艺两大难点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