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击实试验,获得了不同石灰掺量石灰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通过对不同压实度、石灰掺量和龄期的压实石灰黄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了各参数对压缩变形的影响规律及施工中选择依据。绘制出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的归一化压缩曲线,从而可方便地计算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路基的沉降。发现侧限割线模量和压力成正比,表明侧限压缩割线模量分析法适用于压实石灰黄土。给出了计算压实石灰黄土路基沉降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就海上长桩在横纵向荷载单独和共同作用下的不同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P-△效应产生的附加弯矩值较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分别作用弯矩叠加值成倍数增长,导致基桩丧失平衡稳定.研究成果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加工中心主轴电机Y/△转换控制的目的、方法及错误接线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廷 《路基工程》2015,(4):67-71
针对鄂西北地区云母片岩,开展了干湿循环条件下云母片岩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云母片岩强度与变形参数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云母片岩强度、割线模量逐渐降低,泊松比变化较小,抗压强度、割线模量与循环次数分别呈对数、线性相关。干湿循环达到一定次数后,云母片岩被水完全浸透,致使强度和割线模量损伤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数字印刷电路板上,在间距很小的电源面地面之间存在着一层电容,该层电容对△Ⅰ噪声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铁路、公路工程的迅速发展,髙填土路堤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中。髙填土路堤能够保证道路的平稳性和通畅性,改善道路线形。但是由于堤身较高,由填土自重引起的堤身沉降较大,目前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通过工程实际发现,路堤的沉降量往往会影响道路的平整性。为了计算路堤在自重作用下的沉降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层总和法,即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获取土样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割线模量,并考虑路堤填土的分层填筑特性、填筑完成后土体应力状态,从而使得分层总和法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路堤沉降计算领域。以某一高填土路堤工程为背景,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通过改进分层总和法对路堤沉降进行了计算,该方法能更好地满足土体的实际受力状态和变形特征,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另外,为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采用植入到FLAC3D中的邓肯-张非线性本构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推导的理论方法与数值分析方法所得沉降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方法可以作为评价路堤沉降的一种简便方法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平面杆系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刚度矩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对聚氨脂粉煤灰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外包聚氨酯粉煤灰材料与箍筋对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抗震加固的新方法,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实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特点,以内蒙古黑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阵风荷载对该桥施工阶段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抗风分析,并在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对风荷载作用下的桥墩进行了P-△效应(重力二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全桥应力满足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箱梁和桥墩的侧向位移在最大悬臂阶段较大,最大悬臂阶段为最不利抗风状态,施工过程整体抗风性能良好,桥墩P-△效应会增加桥墩顶部侧向位移和桥墩底部拉压应力,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在保证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如何选取缓和曲线动态间隔的问题,并实现了根据控制差值的精度来取得动态步长的算法.此外,还讨论了缓和曲线中坐标计算的级数收敛和精度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