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0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553篇
综合类   398篇
水路运输   901篇
铁路运输   237篇
综合运输   9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险感知能力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模式具有重要影响。为准确评估驾驶人的危险感知能力、提升危险感知水平判别的准确度,提出了基于模拟驾驶技术的危险感知能力影响分析方法和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的危险感知水平判别模型。通过设计3种常见交通冲突场景,采集模拟驾驶中驾驶人的多维度驾驶行为特征数据,并分析危险感知能力与驾驶行为的相关关系。通过模拟实验发现:驾驶人对行人的危险感知能力较弱,易发生碰撞事故;驾驶人在危险场景中的车速(p=0.01)、制动反应位置(p < 0.01)以及反应时间(p < 0.01)与危险感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XGBoost算法识别能反映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重要特征变量,并构建以制动反应位置、反应时间、车速、刹车深度,以及加速度为指标的驾驶人危险感知水平判别模型;通过与LightGBM、支持向量机(SVM),以及逻辑回归(LR)等算法分类预测性能的对比分析,评价危险感知模型的判别精度,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算法的危险感知水平判别模型的判别准确率为84.8%、F1值为83.4%、AUC值为0.959,优于LightGBM(准确率为78.8%、F1值为76.7%、AUC值为0.924)、SVM(准确率为57.6%、F1值为42.2%、AUC值为0.859),以及LR算法(准确率为69.7%、F1值为65.5%、AUC值为0.836)。所提方法可为判别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及其对驾驶行为模式的影响提供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3.
台湾同胞盼望两岸之间尽快实现“三通”。南通港具有海上直航良好的天然条件,多年来,台湾船舶已多次停靠南通港。南通港地理位置优势,已作用好两岸海上直航的物质准备工作。实现两岸直航亦将促进南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6.
《上海地方交通》2005,(11):15-19,7,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铁路运输危险货物导致的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严重的现实告诉我们,做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工作非常重要。为了保证铁路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要在托运、保管(储存)、装卸、运输4个重要环节上,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8.
王景尧 《中国水运》2006,4(4):31-32
本文通过对危险货物以及船舶安全管理的论述,指出船舶安全管理应该加强的几个方面,同时针对危险货物,尤其是固体散装危险货物,分别讨论其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具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警醒驾驶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贵州交管部门在高速、高等级公路的事故易发路段和危险路段设立限速标志,严加管理、本是无可厚非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从数据系统、评价方法、资金来源及机构设置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