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4篇
  免费   277篇
公路运输   3523篇
综合类   2891篇
水路运输   679篇
铁路运输   806篇
综合运输   35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608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1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指导桥梁墩柱加固设计,研究不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措施对钢筋混凝土(RC)墩柱轴压性能的影响,以加固方式(全高加固、非全高加固)、加固层材料(素UHPC、UHPC+钢筋网、UHPC+内FRP网格、UHPC+外FRP布)为参数,设计15根矩形RC墩柱试件(1个未加固试件、7个全高加固试件和7个非全高加固试件)进行轴压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和损伤机理,以及RC试件在轴压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等。结果表明:与未加固试件相比,全高加固试件、非全高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率分别为142%~183%、28%~57%,但全高加固试件表现为脆性破坏,而非全高加固试件表现为延性破坏,宜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用合理的加固方式;采用不同加固层材料的加固效果为素UHPC、UHPC+内FRP网格、UHPC+外FRP布、UHPC+钢筋网依次递增,宜采用UHPC+钢筋网作为加固层材料。  相似文献   
2.
3.
4.
系统归纳与剖析了国内外耐候钢桥的研究新进展及工程应用情况, 总结了稳定耐候锈层的形成机制、选材标准、腐蚀与疲劳损伤机理、耐候构造、耐候螺栓研发以及锈层检测与评价技术等方面的关键科技成果, 梳理并完善了耐候钢桥的适用范围和腐蚀余量设计指标, 提出了耐候钢桥锈层稳定化处理及施工技术要点; 评析了耐候钢桥锈层损伤检测与评价技术、腐蚀损伤养管技术, 结合美、日耐候钢桥工程事故经验教训和中国首批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建设技术创新成果, 探讨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耐候锈层由外层的γ-FeOOH、α-FeOOH以及内层的非晶态FeOOH化合物与Fe3O4构成, 稳定耐候锈层能否形成与保持, 主要受氯离子、积水和积尘等因素的影响; 建议编制中国高性能耐候钢桥选材区划图谱, 完善稳定耐候锈层构造设计准则; 现代耐候钢桥具有高性能和长寿命的技术特征, 带锈层构造细节的面内应力疲劳、面外变形疲劳试验和数值断裂力学模拟, 以及耐候高强螺栓长期耐损性能研究的推进, 将为建立完善的耐腐蚀、抗疲劳设计准则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推动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智能运维技术的重大进步; 应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设计、建造和运维标准规范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我国现行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中沥青路面设计层底拉应力指标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对设计指标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监理抽检对承包人自检结果的有效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汉  张运良等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1):116-117,120
当监理工程师的抽检与承包人自检结果不一致时,有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误判。通过实例对比及理论分析,指出监理工程师发生误判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对沥青路面压实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阐述前导法顶进大跨度箱涵的原理及方案设计,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在既有线厚覆盖土内采用前导法顶进大跨度箱涵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积累大量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合理选择矿料级配、控制混合料温度,安排碾压工艺是提高沥青砼密实度的有效途径.文中给出了大量数据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鲁强  金玉 《铁道建设》2007,(3):44-49
预应力拱支单层网壳结构体系是在综合了单层网壳和预应力拱结构等的优点的基础上,构思出的一种新型大跨空间结构形式。本文比较了该结构体系在三种工况下的受力变形性能,结果表明该杂交结构能充分发挥两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整体受力性得到明显改善,显示出该新型杂交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