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高效微絮凝一体化净水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指出该净水器能适应中低浊度原水、低温低浊度原水原水流量变化大的情况下使用,可加强深度混合,实现深层过滤,具有高效率,降低絮凝剂消耗,提高反洗效果的特点。给水所的实践证明,高效微絮凝一体化净水器能有效提高供水水质,满足站区安全供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在黄浦江新增防洪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防洪墙基础下原水引水管采用护管桥的措施,使其得到妥善的保护,同时通过监测手段,观测在防洪墙施工过程中对原水引水管的影响程度,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叙述了采用长臂反铲和液压槽壁机在DN1200原水引水管下方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从而达到保护管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取水工程中,取水口的高度会对通航及河床稳定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一般会尽量降低取水口标高,这将会导致与之相连的原水泵房的埋深通常都比较深.在这种情况下,沉井施工工艺将比传统的基坑支护更有优势.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阐述了沉井结构如何以带框架(或中隔墙)下沉的形式应用于较大型原水泵房,并对沉井在下沉阶段、水下封底阶段、顶管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中的稳定性及受力进行分析研究,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周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16-119,139
黄浦江上游引水一期输水渠道已运行23a,从2010年12月开始,借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需要对黄浦江上游引水系统进行改造的契机,分四个阶段对25km长的黄浦江上游钢筋混凝土主渠道停役检修。经过检查,发现位于浦东某水产市场内一段200m长的三孔渠道发生严重沉降,沉降缝错位沉降量最大达36cm,附近有明显渗漏点,渠道本体内壁存在多条横向和纵向裂缝,严重影响了供水安全。该文阐述了通过违规堆土卸载、混凝土结构检测、底部地基加固、沉降缝找平和修复、内壁渗漏点和裂缝修复,以及渠道顶板外加固等一系列应急抢修措施,确保了渠道按时通水运行,满足了其切换成青草沙原水系统的运行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今后渠道的应急抢修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6):111-111
<正>6月5日,上海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原水过江管工程顺利开工,标志着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青草沙水源地项目已正式启动。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供水和水源地建设始终给予高度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先后建成了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陈行水库等水源地项目,并保持了全市自来水总量供需平  相似文献   
7.
简讯一览     
<正>单个城市供水规模最大的工程——青草沙水库惠及民生今年6月8日,地处徐汇区的长桥自来水厂成功切换改用来自青草沙水库的优质长江原水,标志着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主体工程建成,并全面投入运行,工程的建成为上海供水水质长期、全面和有效地改善与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上海市政设计集团承担了青草沙原水工程的总体系统及大部分重要子项的设计。该工程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稳定、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小对后续常规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生物膜活性的特性变化,对工艺工作周期、冲洗指标、冲洗方法和控制参数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生物膜冲洗可由出水NH3-N浓度、NH3-N去除率及运行时间来确定,冲洗方法应以局部冲洗为宜,即间隔3~5天,历时10—15min、强度0.6~0.7m^3·(min·m^2)^-1,对每格池的四分之一区域进行冲洗。  相似文献   
9.
顶管技术在我国地下管道工程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越来越趋于复杂化、立体化,在顶管施工中会不可避免地意外遇到重要地下管线或构筑物与障碍物共存的情况。如何在清除地下障碍物时,做到不损坏重要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这是顶管施工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该文以西干线改造工程WT1.2标工程为例,论述了φ2200顶管在穿越DN2600原水管时遇到障碍物后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原水管,并在该原水管下成功完成了清障、穿越及对接,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从地层物理力学性能入手,通过对盾构掘进参数的优化,结合深层沉降监测和原水箱涵直接沉降点的观测,绘制原水箱涵和深层土体变形曲线图。通过对变形的分析,找出影响原水箱涵变形的因素和控制变形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