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1篇
  免费   167篇
公路运输   1174篇
综合类   702篇
水路运输   377篇
铁路运输   529篇
综合运输   8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按受力特点,将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分为高桩结构、板桩结构、重力式结构和岸坡。根据对各种结构地震反应特性的分析,参考国内外有关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考虑我国水运工程特点和规范继承性,结合标准走出去需要,给出水运工程不同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议,可为我国《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舰船图像类型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当前舰船图像类型识别方法存在误识率高、识别时间长等不足,为获得更优的舰船图像类型识别结果,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舰船图像类型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舰船图像,对其进行增强、去噪、过滤处理,提升舰船图像质量,然后从舰船图像中提取识别特征,将其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舰船图像类型识别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建立舰船图像类型识别分类器,最后采用Matlab2017对5种类型的舰船图像进行仿真测试,卷积神经网络的舰船图像类型识别正确率超过95%,舰船图像类型的误识率和漏识别均低于5%,获得了理想的舰船图像类型识别结果,而且舰船图像类型识别性能远高于其他舰船图像类型识别方法,具有十分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5.
笔者通过对丰都丁庄裂口工业区滑坡的机理分析及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滑坡致滑的四大主要因子———内因、库位降落、暴雨和地震.提出了各因子致滑概率的度量指标及其致滑概率的标准值,建立了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丰都丁庄裂口工业区滑坡的致滑概率分析,所得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许多平面杆系桥梁分析软件仅提供梯形分块法的截面尺寸输入方式和截面几何特性已知或者有解析表达式的带有曲边的截面不便直接使用梯形分块法的问题,利用桥梁结构平面计算中截面等效的概念.提出了等效算法,构造了节线数不多于6的等效阶梯截面,推导了等效阶梯截面几何要素的一般计算公式.给出了圆形、圆环等几种常用截面形式的不多于6条节线等效阶梯截面尺寸计算的具体而又简捷的公式。  相似文献   
7.
EH4电磁成像系统是一套目前较先进的电磁勘探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设备轻、速度快、费用低、精度较高、直观等特点。地震反射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对地形要求不高、可划分多层界面、能提供波速、精度较高等特点。文章首次把EH4电磁法与地震反射法联合运用于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勘察中,两者结果基本一致,由此成功解译出了隧道的软弱层、地下水及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并划分出隧道的围岩类别,为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跨斜拉桥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新林 《华东公路》2001,117(3):8-12
基于有限单元法,推导出多自由度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并将其转化为增量形式,建立大跨斜拉桥的地震激励模型。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NSRB。研究了某主跨360m的斜拉桥在自重及斜拉索初张力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并对其分别进行线性,非线性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影响因素不容忽视。通过确定性地震反应分析可知,该桥抗震性能良好,地震荷载不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9.
孙政策  林钟明  陈瑞峰 《中国造船》2005,46(Z1):186-193
地震断裂带作用是埋地管线的主要破坏原因,海底管线的抗断裂带能力分析和计算仍然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在充分考虑海底管线埋设环境特点及其在地震断裂带的受力状况下,给出了海底管线的抗断裂带错动适应能力校核公式,并结合一工程实例的计算和分析,说明海底管线的断层适应能量要明显高于陆地管线.最后结合理论分析,给出提高海底管线断裂带上适应能力的工程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加强海底管线的抗震设计能力,提高对海底管线的抗震适应能力的认识,指导海底管线工程施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