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针对桥址处于长江上游河势演变区域以及北支口围垦范围内的桥梁总体设计。根据两个专题研究的结论,选择合理跨径以及相应的抗冲刷措施以达到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同时也介绍了桥梁跨越已有大堤时的方案比选,以取得更经济合理的方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介绍济南黄河三桥项目概况、建设条件、主要技术标准、总体设计等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介绍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过黄河大堤地段地基处理和路基加固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沉降和应力观测。观测结果表明,高压注浆碎石桩是处理复杂填土路基的一种新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某新建排海管工程为例,通过数值方法计算海堤沉降量,分析海堤沉降对于顶管工程的不利影响,提出刚柔性复合顶管方案,为此类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前沿码头建设,对防风大堤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前沿有无码头掩护,波浪爬高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7.
杭州地铁4号线联庄站~水澄桥站区间隧道下穿钱塘江及两岸大堤,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由于受钱塘江潮汐、江水冲刷等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解决钱塘江大堤保护、高水压下盾构施工、江底联络通道施工以及有压气体等重难点问题。针对以上设计重难点,从多角度、分阶段地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思路,并通过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奚家港大桥主墩基坑位于奚家港一线海塘大堤两侧,距海塘大堤防汛墙最小距离为10.7m,最大开挖深度6.74m。海塘大堤与基坑开挖顶面高差为3.3m,海塘大堤上为通行道路,重载车辆较多。奚家巷大桥主墩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坑外恒荷载、堤顶动载、不良地质条件、施工进度等因素,保证基坑变形、海塘大堤结构变形满足规范要求,确保施工安全,满足施工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9.
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下穿钱塘江区间采用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断面形式,泥水平衡盾构法施工。针对其下穿钱塘江及大堤、下穿江底输油管、高水压下盾构施工以及有压气体等设计施工重难点问题,通过工程类比、数值计算等手段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并通过现场实测结果进行验证。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大断面越江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应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并结合现场实测,对直径为11.68m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钱塘江大堤而导致大堤变形的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受大直径盾构下穿施工的影响,堤顶的最大沉降为30.5mm,沉降曲线最大斜率为0.13%,基本符合变形控制值,说明选取的掘进参数合理、可行;大堤堤顶的横向沉降槽与直径为6.34m的地铁盾构类似,呈高斯正态分布,仍可用Peck公式预估沉降;大堤深层的土体横向沉降槽虽也符合高斯正态分布,但沉降量及沉降槽宽度随深度的变化不如直径为6.34m的地铁盾构明显,因此可近似用堤顶的沉降反映大堤深层土体的沉降;大堤的堤顶及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曲线近似呈倒"S"形,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地表沉降槽曲线的反弯点处,在施工中应重视大堤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监测以及大堤区域内桩基等挡土结构物受到的附加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