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高猛 《水运管理》2002,(10):23-26
水运市场发展需要信用道德,海事管理需要建立在航运企业讲信用的基础上。目前,海事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失信情况。如何改进海事管理方式,探讨促进航运企业重建海事信用道德的途径,是海事机构的职责所在,也是海事管理为水运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公正、有序水运市场竞争环境的客观要求。 一、失信在海事管理中的表现及危害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海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船舶企业和从业人员,为追求效益、减少税费、降低成本而违章航行,甚至有的船舶和人员采取造假行骗、投机取巧应付海事部门监管的违法失信行为。这不仅严重影响和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制度不健全、市场不规范、企业不自律、社会文化不良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失信现象与高校诚信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诚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道德前提。但是,目前社会上不诚实守信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诚信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市场之中,某些大学生在诚信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也难令人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对学生的德育是薄弱的。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验,尤其是面对市场经济对诚信道德的呼唤。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要通过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现状的考察,认真分析大学生诚信品德的缺失所在,按照德育的认知发展规律,构建高等教育中德育的诚信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确定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以其巨大的驱动力调整着现存的社会道德观,带动了人们对于改善道德环境指数的期待。在经济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消除失信、虚假和欺诈,用自身明确的承诺及行动去构建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共识,因而也形成了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行业是否真正取信于民的至关重要条  相似文献   
5.
我国失信惩戒机制的构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但我国经济领域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信现象,信用成为最缺的资源,信用制度成为最缺的制度,这影响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交易安全,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瓶颈”。我国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的构建更是当务之急。笔者从分析信用的价值和失信的危害入手,指出失信惩戒机制构建的重要性,并从失信惩戒的主体到失信惩戒的方式上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认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倡导诚实守信,惩戒失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有关信用管理要求,2018年7月6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认证机构及认证人员失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方便广大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认证机构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学习《规定》,以下全文刊登《规定》。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统计数据不准确一直困扰着铁路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管理部门为得到准确的数据,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基层单位进行多次调查、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增加了领导干部决策的难度.因此,如何提高统计质量,减少统计差误,为领导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对提高铁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刘俊海:新《消法》的施行扭转了消费者处于弱势的时代新《消法》的出台有望改变车主维权难,维权成本高的现状。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秘书长刘俊海表示,新《消法》的施行扭转了消费者处于弱势的时代,有望实现车主零成本维权。新《消法》的施行同时实现了双升双降,即提升了商家的失信成本,降低商家的失信收益;提升消费者维权的收益,降低消费者维权的成本。对于汽车等大件商品,维权日期从接触到商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对网购信用缺失的问题,各大网购网站纷纷推出了信用评价服务,但是随着该服务的应用和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从信用评价标准、信用评价内容客观真实性以及信用评价失信惩罚机制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保险法》中关于最大诚信原则的规定,揭示了我国保险经营中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成因,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