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960~1279年)是一个经济高度繁荣的朝代.史料记载,北宋(960~1125年)国税最高一年达1亿6000万贯.按1贯为5克黄金计算,那一年北宋国民生产总值24000亿元(以当年税率1/15,现在黄金1克市值200元人民币),北宋人均GDP24000元人民币(以人口约1亿计).随着经济的繁荣,官方船场逐渐增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大船在进行质量审检、修补或入水时,都需一个更专业的泊位或配套设备,船坞和滑道的发明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12月22日,举世瞩目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出水!同时,“南海一号”整体打捞起浮仪式在肩负起浮重任的亚洲第一浮吊“华天龙”号上隆重举行。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了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3.
宋代运盐船     
曹凛 《中国船检》2010,(10):92-94
漕运原指用船运输粮、盐、茶、马等各类国家所需重要物资,宋时除粮食漕运支撑国家经济外,水上盐运也对宋经济做出贡献,《宋史》记载:北宋盐税占全国赋税的一半,南宋盐税更占到全国总收入的83%,南宋半壁江山152年经济主要靠盐业支撑,其盐运船队的航运安全、质量查验也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宋代苏州的农业生产、粮食贸易、商业流通以及人们的出行都离不开船,故其造船业非常发达.<平江城坊考>中记录了宋代苏州有船舫巷、船舫桥、东船场巷、西船场巷、艇船桥、蒲帆巷等不少地名与造船及辅助手工业有关,形象再现了宋代苏州造船、修船业蓬勃兴旺的情景.本文从这些地名入手,结合有关方志、文集、史书以及出土文物来考察一下苏州造船业盛况.  相似文献   
5.
魏巍 《中国水运》2003,(5):46-46
从我国港口发展史的纵剖面来看,港口作为商品位移的特殊场所,在自然经济这一大框架里,除受经济自身制约外,还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左右.本文试从历代经济政策对港口兴衰的影响作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宋朝疆域不如汉唐时期广阔,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存在困难,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则相应得到重视。廉州地处西南沿海地带,随着宋朝统治者对对外贸易重视程度的增加及航海技术的进步,廉州在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对外经济交流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与当时的安南、占城、真腊等东南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这不仅带动了廉州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使得廉州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在宋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试以《诸蕃志》、《岭外代答》等文献为中心,分析宋代廉州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发明的车轮舟以及由桨发展成轮桨的船舶推进技术,运用桨轮船的实践,宋代23轮车轮战船的复原作了深入的研究.可供研究船史的专家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中国航海历史的鼎盛时期——宋元(960—1368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光圻 《世界海运》2011,34(8):54-56
<正>宋元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从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出发,采取了注重经济内涵的航海贸易政策,使发展航海事业成为稳定政局、维护统治、活跃经济、扩大影响的既定国策。无论在国内航海还是在国外航海方面,其繁茂程度都远胜盛唐,是中国古代航海历史上  相似文献   
10.
风赋比兴兼雅颂,六义存焉谓古诗。雅,是中国汉字中最具墨香情怀的字眼。宋代郑樵说,风土之音、朝廷之音、庙堂之音谓之"风雅颂"。对于《雅苑》而言,却没有那么多分野和阶层,或诗词歌赋,或翰墨丹青,或镜头中的别样世界,惟艺术真品是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