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405篇
综合类   207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117篇
综合运输   5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利用简易后靠背解决部分交通不便,施工难度不大的顶进涵顶进问题。  相似文献   
3.
阐述前导法顶进大跨度箱涵的原理及方案设计,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在既有线厚覆盖土内采用前导法顶进大跨度箱涵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5.
6.
主要讲述了两种常见涵洞的施工方法,以及涵洞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比,更好地去了解各种涵洞的施工。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白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曰起15日,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它有关部门备案”。为此建设部以第78号令颁布实施了《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暂行办法》。依据国家及建设部的有关规定,结合兵器工业投资项目的特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兵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每年都要新建和改造大量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同时还要铺设大量管道。从给排水工程实例分析,在给水方面每增加10000m3/d的供水能力,需要新建给水管道13-15km;在污水方面,每增加10000m3/d的处理能力,需建设污水管道9-11km。因此在给排水工程中,管道投资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管道和管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倍受关注。新型给排水管道的应用和发展,为给排水专业带来了的巨大变革。使用上百年的传统管材——铸铁管、钢管、钢筋砼管等将要被以塑料管为代表的新型管材所取代。本文分析预测了管材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重点发展的管道品种以及我国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1,66(9):371-378
以福州市某超浅埋隧道斜穿市政管线工程为依托,结合FLAC 3D软件、现有城市管线标准与实测数据,对管线沉降规律展开研究,并制定安全可行的管线控制基准。研究表明:双侧壁导坑法相比三台阶法与CD法开挖时,前者具有"小分步,大分级"的特点,对管线沉降控制效果更显著;隧道-管线交点出现最大沉降量-7.39mm,管线由于自身弹塑性质,而发生两端微小隆起;上覆土重力使管线沿水平方向上发生挤压变形,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2mm,可知管线竖向变形受施工影响更敏感。需对隧-管相交段地表进行外界荷载管理,避免管线在水平方向位移过大而破坏。地表横向沉降最大值S_(max)与沉降槽宽度系数i的比值作为沉降控制限值,可有效保护管线。研究成果对研究隧道下穿管线变形规律与控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对于施工进度如期完成,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运河是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网络不可或缺的要素,与公路建设相比,运河工程必须使每个单位更加重视水上作业安全要求.以外环运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通过对该项目从最开始的工况介绍,再到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资源量的计算,施工进度的安排,以及施工的保障进行一整套研究,对于该项目的顺利施工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其成果可给同类型的运河治理施工提供可行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