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92篇
综合类   129篇
水路运输   79篇
铁路运输   224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平纵曲线组合路段常出现单一平曲线和竖曲线要素满足规范,但二者相结合后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为评估这类组合路段的交通风险、提升组合路段安全性,综合运用可拓云理论与理想点法,提出了基于可拓云模型的交通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已有事故数据和文献,从驾驶员、道路、交通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15个指标的交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每个指标划分为5个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主、客观权重后,再通过理想点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组合权重;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相关文献,考虑定性指标的边界模糊性划分各评估指标的风险等级,并按照等比原则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描述;构造可拓云模型云隶属度矩阵,计算综合评判向量,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路段风险等级。以云南省3段高速公路路段作为分析案例,利用基于可拓云模型的交通风险评估方法计算了各路段风险等级,并识别了各路段的危险性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评估结果相同,但信息更丰富,其综合评判模糊等级特征值的期望Exr反映了路段的安全程度;Y路段的Exr高于C路段,表明Y路段比C路段更安全;3段路段的评估结果的置信度因子θ均小于0.05,表明结果可信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在交通风险评估过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目前联调联试过程中存在的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较少的测试人员和较短的时间完成多条线并发测试的问题。应用仿真测试技术、智能实时判别技术,研究了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智能化联调联试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流程,并与传统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智能化联调联试平台能够有效地降低测试人员的数量和作业强度,并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章对目前高速公路简支梁桥拼宽的二种结构形式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联轴式缆车的自平衡原理和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既使采用单点牵引的方式,联轴式缆车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动平衡其载货偏心产生的偏心力矩。本文论述四轮联轴式缆车的自平衡原理,推导有关计算公式并分析其适用条件,为集装箱横向缆车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把燃气排入公用增压室的多联装导弹发射装置的燃气控制系统,它包括自动后端密封构件,该构件起关闭通向空发射箱的燃气流动通道的作用,但在进行导弹发射时,它又能为发射箱排出的燃气打开通道,这种控制系统能防止排出的燃气回流到导弹喷嘴出口上游的发射箱内。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外核测井技术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追踪,简要地介绍了几种我所有研发可能的测井仪器,以期能够为我所核测井仪器的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郊站货票减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郊站货票减联系统成功的试运行,率先在全路实现了货票信息电子化。较好地发挥出货票信息共享的整体功能,从而为铁道部货票改革、信息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走出可贵的第一步。本文对该系统的功能、设计、开发思想和实施过程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广州地铁2号线直流馈线开关跳闸后异常闭锁现象,结合联跳保护的原理和特点,对联跳信号的产生、传递、接收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严格的现场测试,确定开关异常闭锁的原因,提出通过外围电路调整优化双边联跳功能的方案,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