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516篇
综合类   164篇
水路运输   239篇
铁路运输   265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开锁过程当中央控制模块K37从端子4或端子6接收开锁信号后, 模块内上继电器作动,从而使端子8输出电流,端子7保持搭  相似文献   
2.
胡敏  肖笑 《中国水运》2006,6(11):144-145
根据并联机器人液压伺服系统的特点,将积分变结构控制理论应用于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跟踪。在滑模控制中引入跟踪误差积分控制项,提高了跟踪精度,且消除了要求被跟踪信号导数已知的假设;同时,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对切换控制量进行模糊化处理,有效地削弱了滑模切换控制所产生的抖动。研究和实践表明:该控制方法对于并联机器人轨迹跟踪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型企业配置的并联电容器自动控制装置,在负荷变化范围较大时,常常出现“投切振荡”及装置无法工作现象。通过细补偿及电容器组成三角形接法,在低压侧以手动方式定时投切等措施,有效的消除了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4.
根据自动并车的技术要求提出了自动并车的技术设计基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舰船主发电机并联运动控制器的自动并车功能框图,介绍了设计原理和工程实现方法,采用抗干扰技术设计出了硬件电路。试验证明该设计方法能稳定、可靠地实现舰船主发电机自动并车。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对非线性负载的谐波补偿和电压调节功能,提出了一种混合型并联有源滤波器.综合考虑系统稳定性和谐波补偿效果,采用了反馈加前馈的控制策略,对比研究了系统补偿特性,并讨论了容性和感性无功补偿问题.仿真与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混合型并联有源滤波器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天广直流系统中站内无功功率的控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包括无功功率的需求计算、稳态条件下的无功功率控制、暂态条件下的无功功率控制、低负荷下的无功功率控制。对站内小组交流滤波器的控制、无功功率的检测、小组交流滤波器的投切频率控制也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最后重点对天广直流并联电容器频繁损坏机理及改进措施探讨。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最新研制开发的船舶电站物理仿真实验装置的仿真原理,分析并排除了该装置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故障,为电站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HMIoIV)是解决其智能化级别难以快速跨越至高度自动化水平的有效过渡手段。HMIoIV涉及了L0~L3级别的智能汽车的多种自动化技术,包括先进辅助驾驶系统。针对当前国内外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其概念、结构和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根据独立驾驶人参与的数量和驾驶操作方参与的数量将现有的人机共驾技术分成3类:单驾双控结构、串联型双驾单控结构(Traded Control)和并联型双驾双控结构(Shared Control);并对驾驶人为因素、驾驶人模型、自然驾驶人状态监测和驾驶意图识别、串联型双驾单控结构和并联型双驾双控结构的研究方法以及权限与责任的关系进行全面综述。最后,分析总结当前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200km/h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中广泛采用。随着运量的快速增长,复线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能力已按满足同型列车以最小追踪间隔时分连续追踪运行进行设计,从而使牵引网电气负荷呈现出周期性。本文从周期性负荷的等效原理出发,对复线牵引网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与计算,求得牵引网负荷合成的内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效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复线直供牵引网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追踪间隔数与上行(或下行)列车平均电流的乘积;并联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分开供电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的3/4加上分开供电下行(或上行)等效电流的1/4;上下行并联供电对供电臂载流能力的改善程度,随上下行电流的差距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改善程度为单面坡负荷条件下降低1/4;分区所等效电流主要与上下行列车电流的差距有关,当上下行列车电流大小相等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小,当有一个行车方向无车或列车电流为零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大并近似等于有车方向分开供电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国内外测力轮对标定技术现状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目标。研制的TK-LDBD型测力轮对静态标定试验台在实现垂、横、纵三向力的独立及联合精确加载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了设备适用范围及标定效率。为高精度连续测量测力轮对的研究及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