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交通科技》2012,(4):F0004-F0004
自古以来,徽州这个词都与徽商连在一起。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亦儒亦商,辛勤力耕,有"徽骆驼"的美称。他们常年在外经商,挣下基业后就回乡建桥,于是在徽商的发源地——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一带,就有了闻名全国的形式各异的古桥。这些古桥为徽州人联通了外面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徽州文化的特点,并从地理、历史、文化、宗教伦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过程,探讨了这种文化色彩的定位方式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研究区域文化在高速公路隧道洞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为出发点,在阐述徽州文化内容、特点及徽州文化在洞门景观设计中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实例分析,解读徽雕文化、建筑文化、徽商文化等传统徽州文化元素在黄塔(桃)高速公路隧道洞门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在隧道洞门景观设计中应更多注入文化内涵,展示区域文化底蕴,实现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我选择了骑行新安江,三百公里的旅程,风景有"山水画廊"之灵秀,人文有"唐诗之路"之厚重,足够吸引眼球......一年一度的黄金周,照例要扛单车远游。在路上,我依然血脉贲张,却不能信马由缰,因为这一次我的身份是领队,而我仅有的队员天际同学是菜驴。这次我选择了骑行新安江,三百公里的旅程,风景有"山水画廊"之灵秀,人文有"唐诗之路"之  相似文献   
5.
徽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地窄人稠的生存缺陷,注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机,早在东晋时代,徽州人就已远赴异乡,奋迹商场了,故自古有"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说法。徽商多是小本起家,尤其吃苦耐劳,所以绝大部分徽商出行选择的是乘船或徒步,一代代的徽州人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那便是徽杭古道,而这次我们要实地探访的绩溪,就是徽杭古道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柴文 《汽车生活》2010,(9):129-133
在安徽绩溪,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随处可见,这些留存至今的古建筑中更几乎是"无宅不雕花"。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个菜花烂漫、草长莺飞的时节,驾车走马于安徽绩溪,目标就是那"锁在深闺人不识"的绝美之色。  相似文献   
7.
探访古徽州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最早是从图片上认识它,晓得那里有一个宏村,一个西递,有数以百计的牌坊与靠山而水的黑白民居.后来又从文字上了解,知道那片神秘的土地上,与很多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婺源曾经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情节,很多年前,它就停留在我记忆中的某个地方,像砂粒一般寂静与执着,我有时会忘了它的存在,一任时光荏苒。今天应普锐斯之邀,我又踏上了寻访婺源的旅程,当婺源在普锐斯滚滚前行的车轮下一步步逼近时,才发现,它原来一直在那些逝去的光阴里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9.
在《走遍中国》的《徽商》一辑中,对宏村惊鸿一瞥。因此,当我决定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去宏村时,我是抱着一个梦想来的,关于桃花源,以及,桃花源里的人家。在 (走遍中国》的《徽商》一辑中, 对宏村惊鸿一瞥。因此,当我决定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去宏村时,我是抱着一个梦想来的,关于桃花源,以及,桃花源里的人  相似文献   
10.
影子 《家用汽车》2012,(12):136-141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在三山五岳中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黄山的盛名离不开徽州文化的滋养,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尤其是中原战乱之时,这里就成了卧虎藏龙之地,由此成为“海纳百川”,聚集人才的“文化洼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