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20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大秦线2亿t扩能改造为例,介绍其信号系统设计中对股道有效长度达到2800m的技术站进行的特殊处理,包括防护股道腰岔的信号机设置、进路办理方法和联锁处理。  相似文献   
2.
岔枕受力与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岔枕是道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岔枕作为弹性地基梁,利用车辆-道岔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模拟计算了车辆过岔时岔枕各相关截面的受力情况,以及岔枕振劝加速度和弹性变形等振动特性。文章最后分析了过岔速度对岔枕振动特性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3.
自密实混凝土在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岔区CRTSII型板式无砟道岔中大量应用,为验证配合比、灌注工艺和效果,以京沪高速铁路沧州西站施工实例,采取工艺性揭板试验仿真模拟方法,达到进一步修正工艺参数,保证正式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后续工程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特殊位置接触网线岔发生弓网故障的原因,结合既有线特殊位置接触网线岔调整经验,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标准与常规铁路站场有很大区别,站场岔后曲线应满足较高的列车通过速度,以满足站场接发列车能力.本文采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站场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站场岔后曲线参数合理取值,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根据舒适度条件,给出了不同通过速度条件下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匹配关系,以及不同岔后曲线半径条件下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对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岔后曲线夹直线长度应尽量避免取夹直线上车辆第一周期峰值衰减距离与定距之和,对于1200 m曲线,其夹直线不宜选取30 m;岔后缓和曲线长度超过50 m时,对车辆舒适性的改善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6.
地铁柔性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的制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以往运行经验,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实际情况,从支柱定位、线岔交叉点、始触区、接触线高度、线岔定位拉出值等方面,对柔性接触网线岔的检调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加以明确。将所定标准实际应用在西安地铁渭河车辆段接触网的建设中,顺利通过了接触网的冷滑、热滑试验及实际运行的考验。同时,将所定部分标准与国铁普速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进行对比,以供有关接触网生产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号码道岔区钢轨磨耗严重,易诱发车辆爬轨掉道,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和轨道养护维修。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货运列车-6号对称道岔动态脱轨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在车体重心施加横向力和抗侧滚力矩以实现车辆爬轨脱轨,模型考虑了轴箱及斜楔等部位的非线性特性。为研究道岔钢轨磨耗对车辆动态脱轨机理的影响,对道岔钢轨廓形进行跟踪测试,将实测廓形输入到动力学软件中,对比研究标准廓形和不同磨耗程度廓形对列车动态脱轨行为的影响,揭示动态脱轨临界状态下列车在岔区的脱轨轨迹、运动姿态、脱轨系数和车轮抬升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磨耗程度的加剧,车辆导向轮掉道位置距尖轨尖端越近;仿真结果的车轮爬轨位置、掉道位置和脱轨轨迹与现场调研结果较为一致;车辆更容易在磨耗道岔钢轨上发生爬轨脱轨,作用在车体上的横向力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8.
邓建峰 《轨道交通》2014,(10):36-38
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对接触网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线岔.作为接触网的关键设备之一.对于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其自身结构的优越性,通过对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设置关键点和日常运营维护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无交叉线岔设置的关键技术和维护管理方法,为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革新和运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日后高铁设备检修维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先张法槽式张拉台座的力杆的设计分析。分别从承受的张拉力、结构稳定分析、强度验算、确定横向联系梁间距和纵向变形方面对工程实际进行验算。解决了梁板加宽后张拉力增加而张拉台座承力杆截面不需要增大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照明  刘耀 《铁道建筑》1997,(9):10-13,35
道岔预铺移设法中使用气袋技术,在我国尚属首次。该技术可明显缩短施工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文章以换铺60kg/m钢轨12号混凝土枕可动心轨道岔为例,介绍使用气袋时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