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348篇
综合类   244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125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索无应力索长精确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等高支点悬索为计算模型,推导了抛物线和悬链线悬索无应力索长精确解,通过分析说明目前主要采用一阶近似来计算无应力索长。算例表明这些计算公式正确无误,可以用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2.
先张法空心板反拱度计算及施工与实际不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泉 《东北公路》2002,25(2):81-82
预制板梁预拱度的计算方法及现场与计算不符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依托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进行了钢管桩与混凝土芯粘结力及抗弯应力传递模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讨论了不同搭接长度和不同UEA掺量对钢管桩与混凝土芯单位粘结力的影响;推导出纯弯矩作用下,混凝土芯与钢管粘结段粘结长度的计算公式。为类似工程提供方法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模拟退火法反算路面结构层弹性模量可以避免一般反算方法受初值影响的缺陷。文中探讨了模拟退火法在跃同结构模量反算中的应用,并开发了反分析程序BC-SA,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1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及简化计算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采用建研院建材室1965年编著的,逐级预压累计55次的卸荷模量试验法。该种方法既繁琐又费时,且材料试验机连续使用时间太长,马达发热,不少试验人员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该项试验。 为使该项试验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中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已由国家计  相似文献   
6.
根据桩基承台的设计与计算,兼顾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和实际,提出在计算承台内力即桩顶反力时,应合理选用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试验对灌注桩桩身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建立了超声检测波形参数与桩体的强度,静弹性模量的相互关系,为缺陷桩的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合式围护结构在深基坑开挖中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兴电厂翻车机房超深基坑围护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土钉结合桩列式复合围护结构。本文以该工程的设计、开挖监测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探讨该类复合式围护体系中各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弹性模量是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中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影响因素较多,通常采用标准试件的弹性模量来评价实际结构的弹性模量,这与实际桥梁弹性模量存在着较大差别。对某高速铁路大跨连续梁桥悬臂施工阶段进行动力特性的测试,根据测得的桥梁动力特性,代入结构动力方程,反推计算得到结构悬臂阶段的弹性模量,并与采用标准试件测试得到的弹性模量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动力特性计算得出的弹性模量更能反映实际桥梁结构整体的力学性能,对于大跨度连续梁桥分阶段施工可以实施多阶段测试计算修正,由此得到的弹性模量指标更能反映结构的实际情况,这为得到施工质量的评价指标提供了一种更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