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0篇
  免费   134篇
公路运输   1978篇
综合类   943篇
水路运输   231篇
铁路运输   744篇
综合运输   13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郑浩  陈峥  左啸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3):98-101,105
基于吊杆张力计算中的影响矩阵法,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运用Mida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下承式拱桥模型,确定二次调索后合理成桥吊杆张力理论值,分析此理论张力状态下的拱座空间受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影响矩阵法计算所得的二次调索后的张力整体分布合理,最大误差与设计值相差仅0.9%;与实测数值差值相比,最大差值小于2%;根据实测吊杆索力加载,得出拱座圆弧处出现1.87 MPa拉应力,需要进行配筋加强或者结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2.
3.
研究目的:现有监测手段难以高效经济地测量高速铁路全线简支梁的徐变上拱量,但可以通过分析轨道动态检测数据实现有效识别。因此,本文选取我国某高速铁路长达7年的检测数据,结合小波分解、极值点搜寻和概率分布拟合,对每一跨简支梁的高低波形进行识别,然后通过波形关键点识别简支梁徐变上拱量,并研究其发展规律。研究结论:(1)波形识别算法对24 m梁和32 m梁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4.3%和96.4%;(2)简支梁徐变上拱与混凝土徐变的发展规律相近,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上拱量发展曲线;(3)在线路开通运营6年后,24 m梁上拱量的中位数在1.5~2.0 mm之间,32 m梁上拱量的中位数在2.0~2.6 mm之间,简支梁徐变上拱的发展趋于平缓,未来的发展空间有限;(4)本研究成果对掌握高铁桥梁变形状态和指导线路养护维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问题,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将围岩压力看作单洞隧道的基本压力与相邻隧道开挖引起的附加压力之和,提出适用于3洞小净距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根据该计算方法研究不同岩柱厚度、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对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确定八达岭长城站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岩柱厚度的增加,围岩压力不断减小,当岩柱厚度达到某一值时,围岩压力与单洞隧道相同;岩柱厚度、边洞跨度和中洞高度变化影响整体围岩压力,中洞跨度和边洞高度仅影响各自单洞围岩压力;3洞小净距隧道的最优开挖顺序为"先边洞、后中洞",中洞围岩压力大于边洞,应力值最大点为中洞顶部。施工中应注意中洞围岩稳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岩柱区域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5.
系统归纳与剖析了国内外耐候钢桥的研究新进展及工程应用情况, 总结了稳定耐候锈层的形成机制、选材标准、腐蚀与疲劳损伤机理、耐候构造、耐候螺栓研发以及锈层检测与评价技术等方面的关键科技成果, 梳理并完善了耐候钢桥的适用范围和腐蚀余量设计指标, 提出了耐候钢桥锈层稳定化处理及施工技术要点; 评析了耐候钢桥锈层损伤检测与评价技术、腐蚀损伤养管技术, 结合美、日耐候钢桥工程事故经验教训和中国首批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建设技术创新成果, 探讨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耐候锈层由外层的γ-FeOOH、α-FeOOH以及内层的非晶态FeOOH化合物与Fe3O4构成, 稳定耐候锈层能否形成与保持, 主要受氯离子、积水和积尘等因素的影响; 建议编制中国高性能耐候钢桥选材区划图谱, 完善稳定耐候锈层构造设计准则; 现代耐候钢桥具有高性能和长寿命的技术特征, 带锈层构造细节的面内应力疲劳、面外变形疲劳试验和数值断裂力学模拟, 以及耐候高强螺栓长期耐损性能研究的推进, 将为建立完善的耐腐蚀、抗疲劳设计准则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推动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智能运维技术的重大进步; 应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设计、建造和运维标准规范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单元”构造法在互通式立体交叉线形设计中的有效作用、“单元”构造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践过程。指出这种构造法对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设计质量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NS0 2 0 1型 2 0t多功能铁路起重机是齐齐哈尔铁路车辆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为替代 15t铁路起重机而设计的新型铁路起重机 ,该机最大的特点是自力走行速度和回送速度高 ,自力走行速度达到 80km/h (传统铁路起重机的自力走行速度一般不大于 2 0km/h) ,构造回送速度达到 10 0km/h (传统铁路起重机的构造回送速度一般不大于 80km/h) ,极大地提高了起重机作业的机动性 ,拓宽了作业半径。也正是由于速度的提高 ,必须对起重机运行的稳定性问题更加重视 ,研究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车辆蛇行运动的稳定性 ,要确保车辆蛇行运动临界速度vcr必须…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以其零污染在世界上已掀起了一股发展热潮.文章从它的优点、它对传统车辆构造的重大变革和制约它的动力蓄电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0.
浅谈桥梁弹塑体伸缩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弹塑体的组成、材料性能、特点,论述了弹塑体伸缩缝的构造、原理、设计、施工前的准备、铺筑方法等,以期对解决中小桥伸缩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