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八代雅阁     
第八代雅阁作为本田继续保持全球销量神话的市场利器,倾注了本田所有的心血。在描述新雅阁时最常用到的形容词就是"史上最强",让我们看看这位全能选手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人有一部锐志,想改音响一月前做了如下作业:主机用先锋的6850前置6碟DVD,一台DLS-A3功放推前门一套DLS-UP6两分频,后门原厂喇叭未改动,低音用KOVE的AG1400推一只12英寸威格。整体感觉听一些流行曲如绝对发烧、高频还可以,中低频有力但浑浊,许多细微环节表现不出,本来想换对MORE的海碧丽来听,(此喇叭以前听过,分音清晰,高频更是同价位中数一数二,只是中低频有些软绵绵)但又怕与A3不太相衬,于是前两天又将前门喇叭换成DLS的UR6黄盘,效果立刻不同。感叹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啊!  相似文献   
3.
《汽车知识》2009,(7):99-99
全新大众GOLF GTI和Polo Worth-ersee特别版这两辆车摆在一起看上去就好像孪生兄弟一样。GOLF GTI的车身采用了暗红色涂装,同时用了黑色的轮圈和一些外观装饰来形成对比。  相似文献   
4.
《汽车维修》2012,(1):I0001-I0004
奥迪A7Sportback在造型设计上力求简约而优美的风格,柔和整洁、富有张力的表面与性格鲜明的轮廓特征。和奥迪品牌的其他车型一样,奥迪A7Sportback的设计十分强调整体感,整车如同由一整块金属打磨而成。车身表面的所有线条和表面都清晰明了,没有什么东西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5.
张虔 《车时代》2008,(7):132-137
大家对上一代天籁舒适,人性化的整体感觉已经先入为主,新天籁的设计师很聪明,依然让新款车型延续了以前的优点,并且在它身上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在2007年底上市的马自达2轿车是现在小车市场上人气最旺的明星。它凭着小巧的车身、灵动的前脸、动感的腰线与时尚的整体感觉,让许多年轻人都会有心动的感觉,并亲切地称之为“精灵”。如果是一位MM车主,那么想的就是让它变得更乖巧,如果是一个GG车主,那当然就是想让它变得更运动.下面我们仅就这两种不同的需求,提供一些方案供想为自己的小“精灵”添色升级的车主们作—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轿车情报》2016,(1):199-201
奥迪A7 Sportback作为一款介于C级行政和D级轿车之间的四门运动轿跑车,在造型设计上力求简约而优美,富有张力的轮廓特征与其动感的性格十分贴合.车身设计强调整体感,所有的线条和表面都清晰明了,如同是一体打造而成,没有一丝累赘.车身由一条轮廓线贯穿前后,起笔于前大灯,横穿前翼子板,车门和后翼子板,利落地收于尾部大灯.而由车身后部上拉出另一条特征线,使尾灯与尾部上沿衔接在一起,两条平缓的弧线,搭配着上挑的窗沿线,让奥迪A7 Sportback的整车线条勾勒出了一丝轻快感.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锐志的造型延续了上一代锐志的车身比例和造型风格。依然采用了修长的前鼻和较为紧凑的车厢的设计。新车的设计风格明显更加硬朗、更强调整体感。依然下探得很低的前脸变得十分凶狠,原来的豆英状车灯被演绎成了武士刀一般的尖利形状。  相似文献   
9.
《汽车杂志》2014,(1):244-251
前阵子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其对自己爱车年内的塑料件看起米质感廉价深感未满,但又对市面上一些廉价木纹贴饰等改造车内塑料件外观的方式纠结不已!其实,车内“塑料感”浓,对于许多20万元以内的车型来说是非常普遍的事,透过木纹贴饰来让塑料件穿件外衣“麻雀变风凰”,其实只是便宜有效,但却整体感不佳的入门方式。  相似文献   
10.
《车时代》2008,(10):16-16
编辑老师:辛苦了! 我是贵刊的铁杆读者“买车试车”版块我直比较关注。我很喜欢这个版块的布局设置——一部分主观评价一部分客观数据,看起来感觉非常过瘾。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主观评价这部分尤其是分项评价让我感觉特别实甩嘶主的新车测试稿一般都是大段文章居多虽然整体感强,但看起来却不太方便。尤其在消费者买车的时候,往往只是对新车的某几项特性感兴趣,而分项评价正好可以让读者方便地找到相对应的关注点,这样指导作用就凸显出来。长篇大论的文章却往往对一部分读者关注的信息只字未提。我觉得还是分项评价的方式最科学这样才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