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6篇
  免费   203篇
公路运输   5048篇
综合类   2314篇
水路运输   1229篇
铁路运输   1893篇
综合运输   185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318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低地板车辆轴桥的结构特点及重要性,参考EN 13104、EN 13979、EN 13749等标准,对极限工况和运行工况下的轴桥进行载荷计算,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轴桥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计算,得到最大Von Mises应力和Goodman疲劳评定图,分析结果表明轴桥结构满足静强度及疲劳可靠性要求,该受力计算方法对同类产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钢桁梁桥由于其承载性能好和跨越能力较强等优点,在大跨度铁路桥梁中被广泛采用。但大跨度钢桁梁桥具有跨中挠度大、梁端转角大和温度变形敏感等特点,为了减小大跨度钢桁梁桥二期恒载、适应桥梁变形特性,在大跨度钢桁梁桥上采用新型明桥面轨枕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以南沙港铁路某大跨度钢桁梁桥铺设新型明桥面轨枕板式轨道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大跨度钢桁梁桥上轨枕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计算模型,研究了轨枕板结构参数对轨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确定轨道结构的合理尺寸与参数。结果表明:轨枕板的外形尺寸直接影响其受力和变形特征;板下垫层的厚度对垫层的受力特性的影响较大;建议南沙港铁路某大跨度钢桁梁桥上采用具有2组承轨台、宽度为2800 mm的轨枕板,轨枕板厚度为280 mm,板下垫层厚度为120 mm。  相似文献   
3.
以泸西至丘北至广南至富宁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为例,重点剖析南盘江特大桥段的路线方案比选论证过程,对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复杂路段的桥位方案比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特别是跨江桥位方案比选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神瓦(神木—瓦塘)铁路冯家川车站大桥为重载铁路四线桥,主桥采用4线(65+100+65)m连续梁,最大墩高85 m.桥上线间距大,上下部结构横向尺寸较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BSAS,MIDAS/FEA对结构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梁梁高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单箱三室截面能更好地减小主应力,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增加腹板厚度对主应力的改善有限;多线桥桥墩横向尺寸较大,空心截面设置纵肋板能很好地提高高墩的局部稳定性;主梁及桥墩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7.
8.
铁路独柱支承弯梁桥扭矩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预应力等代荷载采用一种比较近似、简单、有效的处理,旨在通过合理的调整预应力束来调整扭矩。最后通过实桥模型试验对预应力束配置做出调整,并对结果做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酉水河王村特大桥初步设计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中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2):103-105,107
介绍了张家界至罗依溪公路王村酉水河特大桥初步设计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该桥桥型复杂,结构新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半约束模型试验技术,对一条高速船在规则波中随浪和斜浪工况进行了流体动力系列试验,以探讨航运的安全性,验证作用于船体上波浪力的估算方法。对每次试验,以波动方程的形式采用数值估算方法确定环绕船模的波浪运动的时间历程。并用同样的方法从测量数据中提取垂荡和纵摇与模型测量运动,一阶波导纵荡、横荡作用力和首摇力矩。因此合理比较理论计算的波浪力与力矩的时间历程成为可能。这表明SSPA海事动力学的研究所(MDL)模型试验设施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测量,与所述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可用来验证理论计算和建立半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