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3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1267篇
综合类   224篇
水路运输   256篇
铁路运输   315篇
综合运输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船舶航行器活塞式发动机效率较低的不足,提出了航行器活塞式发动机效率优化分析与研究。基于航行器活塞式发动机的充气方式优化,提高航行器活塞式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发动机机械运行阻力实现运转高速化,完成了航行器活塞式发动机效率优化。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法,较未进行优化的船舶航行器活塞式发动机,发动机效率提升8.25%,适合船舶航行器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针对具有多个原位地应力测试钻孔的隧址区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往往一次性将全部实测值用以计算值的回归反分析,没有考虑到隧道纵向长度远超其他方向且钻孔分布较远的特点,单个钻孔表征的临近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或反演精度被其余钻孔实测值“拉低”,导致整体反演结果容易陷入局部优解。依托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叙毕铁路斑竹林隧道、沿江高速火山隧道、木寨岭公路隧道等工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寻优准则,分析了隧址区仅有单个钻孔反演精度较高的原因,提出了对具有多个钻孔的隧址区分段并分别进行单钻孔回归反演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木寨岭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分段单孔反演较多孔反演进一步提高了反演精度;地应力的分布在断层前后呈现出先急剧增大后急剧减小的特征;除自重应力与埋深存在一定关联外,两项水平主应力随断层间距或厚度的增大突变性加剧;断层之间间距、断层倾角、断层厚度均是影响地应力方向偏转大小的重要因素,断层之间间距或断层倾角越小、断层越厚,地应力方向偏转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青岛地铁在国内首次采用双护盾TBM(隧道掘进机)技术,实现了硬岩地层地铁区间隧道快速、安全、高效建设.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隧道TBM隧道段的施工实际,采用豆砾石、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复合灌浆材料及环箍分段注浆工艺成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管片成型质量问题.根据近海区域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施工风险,提出了地面精细化控制注浆、超前地质预报等综合技术,保障了施工安全.针对超深竖井垂直提升出渣效率低下的问题,创新性地研发了TBM洞内翻渣技术,其工效较常规方案提高1倍,为复杂条件下TBM高效施工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思路,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针对不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状态有着不同的处治方法,这些方法各有自身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如何选择处治方法是做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的关键。对目前各种类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技术和选择的标准提出了看法,并对各种处治方法的适用范围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7.
筒式柴油打桩锤打桩过程动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力学基本和柴油锤工作原理对柴油锤桩过程进行详细的动力学分析,探讨了在打桩过程中上活塞、下活塞及桩的运动规律,以及能量转换关系,并以实例进行了计算,更清楚地揭示了柴油锤的打桩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8.
9.
格尔木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气候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我段自建段以来,一直运用DF4型机车。几年来,经厂、段等多方面长期努力,机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这种以内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机车,在格尔木—哈尔盖高原缺氧风沙地区运用中,由于运用区段海拔3000m以上地段占73.5%,沿线常年风沙弥漫,柴油机气缸进气不洁,并存在柴油机用气量和进气阻力(即空气滤芯的阻力)之间的矛盾,燃烧不完善,出现了柴油机气缸套、活塞的严重磨损和柴油机排气温度超标、费机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