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型号为332000的无绳式紫外线渗漏探测工具将汽车空调渗漏染色喷射法与一个无绳式紫外线渗漏探测试灯结合起来,通过在试灯的每个发光二极管上加装单独的聚焦透镜,使光束输出集中成一个单立的紫外线光柱来照亮紫外线染料。每套工具包括一个喷枪、带4节AA电池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试灯、2桶通用的空调染料(足够10次使用)、R-134a和R-12适配装置、紫外线增强型安全眼镜、染料清洁/去除剂以及若干维修用不干胶粘条等。  相似文献   
2.
在早期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的设计和施工,通常使用纤维加劲聚合物(FRP)外敷技术。介绍了一种用于探测外敷层与混凝土柱间缺陷的电磁成像(简称EM)技术。该技术还可用于评定外敷层施工质量,测试由于地震或其它破坏性荷载作用下立柱与外敷层间的脱层程度。  相似文献   
3.
色灯信号机是铁路信号的重要基础设备,其发出的地车指令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近50年来我国铁路色灯信号机光系统没有极本改进。本文介绍了为适应提速线路色灯信号显示的需求,首次成功运用菲尔透镜移轴设计新技术及AUTO CAD高效方法设计制造的《AG型透镜式铁路色灯信号机光系统》科研新成果。它是由组合焦距短,阶梯对应好,有效孔径大的AT型菲涅尔透镜组及灯丝形状好,发光效率高,光分布合理的G型信号光源组成。室内测试及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安全可靠无幻显,扁形灯丝与透镜组焦散圆匹配合理,光源利用率高,灯光显示距离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信号透镜光透射比是影响灯光信号显示距离的关键。文中针对其定义及测试方法存在的弊病,提出了无损测量技术方案,介绍了具有校准功能的WCY型信号透镜光透射比无损测量系统。通过试验表明该系统分光测量精确度高,结果稳定可靠,对信号透镜质量控制、确保色灯信号显示距离,提高铁路运输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叶成 《汽车知识》2011,(4):86-89
车灯是日常行车中重要的使用工具,虽然它只能在一天中的后12个小时里实现自身的价值,但不得不承认你确实离不开它。从一百年前的煤油灯,到我们现在常见的卤素灯,以及最新的氙气灯,车灯越发成为行车功能与驾驶安全的必要工具。不过,由于车灯在自身设计寿命以及后期使用上的影响,车灯配件更换是车主们在用车过程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很多车主对于车灯的升级情有独钟——如何更换车灯?如何升级车灯?市面上哪种车灯最先进?这就是我们今天调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真空预压法在广州南沙港区特殊地基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淑贤 《水运工程》2003,(10):55-58
介绍真空预压法在广州港南沙港压一期工程应用成功的经验,为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基扩大应用范围提供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当代汽车》2007,(8):75-77
常常有不少车主为了改善原车灯光照明效果,直接在原车灯具上加装氙气大灯。而加装后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原因在于使用卤素灯泡的灯具在设计上和使用氙气大灯的灯具在设计上有很大的不同。卤素灯反射体是MR曲面反射,反射体呈钻石状,利用每片不同的角度,将光线反射至,重迭出宽广的照明区域。  相似文献   
8.
9.
10.
迎宾灯又称为照地灯,起初安装于车门底部。当打开车门时,位于车门底部的迎宾灯自动点亮,照亮车门旁边的区域。这种设计使驾驶员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上下车时更加方便[1]。然而,因车门底部容易进水,这往往会影响车门迎宾灯的正常使用,缩短其使用寿命。据此,一些车辆直接将车门迎宾灯安装于后视镜底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