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诱发电位的主要检测参数潜伏期变化的估计测定方法:广义相关时间延迟方法、处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和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并分析了动态跟踪潜伏期时变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广义相关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经由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的测定,分析研究了撞击加速度和缺窒息实验条件下中枢时间系统的损伤问题。计算机模拟和诱发电位信号分析表明,当神经系统发生损伤时,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会出现显的变化,这种化可以由广义相关时间延迟估计方法而有效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并与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参考数据相比较。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无创伤的表面皮肤刺激,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值。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同体两侧(患侧、健侧)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患侧T1潜伏期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患侧T2潜伏期、T2-T1峰间潜伏期及患者健侧T2潜伏期、T2-T1峰间潜伏期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研究中,短潜伏期波有明显变化,更具有参考价值,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的正常参考值,以建立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值数据库。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40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正常参考值。结果C3导联波形主要有两个,T1′(-)、T2′(+),它们的潜伏期分别是(3.0205±0.8289)ms、(6.7360±1.3939)ms,T2-T1峰间潜伏期为(3.7438±1.2060)ms。结论采用C3导联记录,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获得了比较稳定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上接2013年第6期)3.5应用电控转向新技术,大幅度提升转向安全性电控转向系统能根据不同行驶速度和不同转角加速度,通过液压动力阻尼器和电子控制器ECU控制螺线管执行机构电流的大小,精确控制动力转向系统液压油的流量,自动调整方向把的操作力,实现三维最优控制。如本田世界首创的电控转向系统HESD(见  相似文献   
6.
用经典方法测量了我国100例正常人H反射的潜伏期,该值与据Braddom公式计算的理论值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该公式不适宜于我国人。本工作首次测算了100例国人H反射潜伏期与受试者腿长和年龄间关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3和0.375。此外,还研究了H反射潜伏期与性别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的相关估计问题,提出了并分析了两种基于累加平均的改进方法,即平均相关法和相关平均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诱发电位(EP)信号潜伏期变化的检测与估计问题.传统的时域平均EP信号检测方法不能跟踪潜伏期的时变特性,基于相关计算的EP信号检测方法在存在外界周期性干扰的条件下是很不可靠的.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用于在低信噪比和低信扰比条件下检测和估计诱发电位信号潜伏期的变化.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表明,在信噪比和信扰比均低至-5dB时,本文方法仍能有效地跟踪EP信号潜伏期的变化,给出正确的估计结果.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时实EP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10例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婴幼儿急死案例,其直接死因多为暴发性流脑。并对预防接种与婴幼儿急死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疾病潜伏期内进行疫苗接种有一定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大鼠视皮层场电位在发育过程中及LTP形成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场电位的变化规律及长时程增强 (LTP)形成前后场电位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视皮层脑片电生理技术 ,在大鼠视皮层脑片Ⅳ层刺激而在Ⅱ /Ⅲ层记录场电位 ,比较出生后第 2、3、5周场电位的变化。在第 3周龄的大鼠脑片中诱导LTP ,场电位稳定后以一组强直刺激诱导LTP ,并比较强直刺激前后场电位幅值、潜伏期以及斜率的变化。结果 第 3周诱导场电位的阈刺激强度较第 2及第 5周低。在第 3周龄大鼠的实验中 ,强直刺激后斜率增大与幅值升高呈正相关 ,潜伏期的缩短与斜率和幅值变化率的差值呈正相关。结论 发育过程中场电位的变化可反映皮层的发育。斜率综合了幅度及潜伏期的变化 ,是判定LTP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