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7篇
  免费   89篇
公路运输   2677篇
综合类   880篇
水路运输   838篇
铁路运输   735篇
综合运输   14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船用水润滑橡胶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流-固耦合模型,研究水膜对水润滑橡胶轴承橡胶衬套的热传递及受力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供水特性对其温升和受力变形的影响。结果显示:水膜和橡胶的温度呈现出一种偏移的梯度变化;橡胶的受力变形呈现出带弧状的梯度分布;供水速度对橡胶温升和受力变形的影响显著,供水温度和密度对其受力变形的影响程度也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2.
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在人脸识别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大多数方法只是运用人脸深度特征而并没有分析哪些特征是有效的.为了探索针对人脸识别任务的有效结构化特征,提出了基于多种特征级联回归方法的人脸关键点检测模型,将两两关键点对应的人脸局部特征对之间的结构关系、整张人脸图像的全局表观和关键点对应的局部热图这3种人脸特征融合之后用于人脸对齐任务.实验证明,多特征级联回归法与记忆下降法相比,人脸对齐任务错误率下降了30.17%,与最新的一些人脸对齐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氛围是建筑安全事故有效的事前预测因素,而施工安全氛围因子结构的不一致一直是建筑安全管理专家争论的焦点.以长沙为采样地区,结合专家访谈设计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氛围的测量问卷,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识别并验证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氛围的因子结构模型,基于该因子结构模型评价了长沙地区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氛围,并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对该因子结构模型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氛围可用三因子结构模型测度,三因子为项目安全管理承诺、工人安全响应和领班安全承诺;测评发现工人安全响应分值最高,且项目安全管理承诺分值高于领班安全承诺.  相似文献   
4.
5.
盘形制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轨道列车和汽车的制动方式。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盘及制动闸瓦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影响制动性能,故对制动盘进行热分析十分必要。基于盘形制动在列车上的运用情况及重要性,介绍了列车制动盘常用材料、制动盘结构型式及相关的热分析研究,并对不同的制动盘热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对列车制动盘热分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马力 《世界汽车》2003,(7):42-44
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近年来日本在电动汽车产品(纯电池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及燃料电池车)的研发及商品化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8.
赵福海  王大勇  孟庆生 《中国造船》2005,46(Z1):333-336
介绍了FPSO上电热站在方案设计、机组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清洗喷油嘴有以下几种形式: 1、把清洗剂直接加入油箱里进行清洗: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只需将合适的清洗剂加入油箱即可。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清洗剂由于热值偏大。燃烧时的温度和压力比汽油混合气燃烧时要高,部件承受的热负荷与机械负荷会增大,在清洗过程中容易对进排气门、活塞、缸壁产生损害,特别是清洗下来的胶质积炭不能完全燃烧,排出大量黑烟,会严重污染、干扰并堵塞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  相似文献   
10.
机车柴油机燃烧分析仪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机车柴油机燃烧系统分析仪研制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功能和特点、示功图测试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试验分析,对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引发的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目前柴油机在新造或大修、中修调整试验时某些调整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