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3篇
  免费   129篇
公路运输   5309篇
综合类   1269篇
水路运输   1526篇
铁路运输   1266篇
综合运输   18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52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6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船用水润滑橡胶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流-固耦合模型,研究水膜对水润滑橡胶轴承橡胶衬套的热传递及受力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供水特性对其温升和受力变形的影响。结果显示:水膜和橡胶的温度呈现出一种偏移的梯度变化;橡胶的受力变形呈现出带弧状的梯度分布;供水速度对橡胶温升和受力变形的影响显著,供水温度和密度对其受力变形的影响程度也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2.
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在人脸识别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大多数方法只是运用人脸深度特征而并没有分析哪些特征是有效的.为了探索针对人脸识别任务的有效结构化特征,提出了基于多种特征级联回归方法的人脸关键点检测模型,将两两关键点对应的人脸局部特征对之间的结构关系、整张人脸图像的全局表观和关键点对应的局部热图这3种人脸特征融合之后用于人脸对齐任务.实验证明,多特征级联回归法与记忆下降法相比,人脸对齐任务错误率下降了30.17%,与最新的一些人脸对齐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4.
盘形制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轨道列车和汽车的制动方式。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盘及制动闸瓦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影响制动性能,故对制动盘进行热分析十分必要。基于盘形制动在列车上的运用情况及重要性,介绍了列车制动盘常用材料、制动盘结构型式及相关的热分析研究,并对不同的制动盘热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对列车制动盘热分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6.
3.3 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的检查 (1)用万用表欧姆挡检测油温传感器端子之间的电阻,应为2500Ω(20℃时)和300Ω(80℃)时。如果电阻值不符,需更换油温传感器;如果正常,则进行下一步检查。 (2)如果油温传感器检查为正常,则需拆开发动机舱内的电磁阀线束插接器,然后在冷态(20℃)时检测自动变速器电脑插接器33—35端子之间的电阻,应为2500Ω;预热变速器,在油温升高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XML在汽车空调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应用XML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应用该系统可以提高汽车空调控制的人工智能性以及系统的稳定可靠性。由于XML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将其移植到其他平台或者计算机中进行故障诊断以及对控制数据的分析都是十分方便的。另外,XML文档是标准的网络数据格式,为数据传输也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14 电负荷信号 这个信号检测什么时候大灯、后窗除雾器等接通。随车辆型号不同,这个信号的电路可以有许多电负荷信号,这些信号集合起来作为单个信号输入发动机ECU,如图54所示。或者也可以将每个信号分别地输入发动机ECU。这个信号用于控制ISC系统。  相似文献   
9.
赵福海  王大勇  孟庆生 《中国造船》2005,46(Z1):333-336
介绍了FPSO上电热站在方案设计、机组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