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华 《广东交通》2004,(6):21-2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近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在特大城市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抑制私人机动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资源的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2.
交通拥堵是我国特大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以上海为例总结了特大城市"道路车堵车,轨道人挤人"的交通拥堵现状,系统分析了人口与交通需求增长、用地布局调整、道路设施及运行管理不足、公交系统服务吸引力不佳、交通偶发性事件等交通拥堵症结所在,并提出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控制个体机动化出行需求、推进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服务能力等对策措施,以期为特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城市为666个,其中特大城市32个,大城市43个,中等城市192个,小城市400多个,城市化水平达30%。未来10年内,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我国还将有1.5亿至2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将上升到6.3亿,城市化水平将接近50%。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大城市不断涌现。中心城区功能高度集聚、土地高强度开发,郊区新城的反磁力中心作用不明显,从而导致城区人口和就业岗位高度集中,交通出行总量大幅增长,城区交通拥挤情况普遍出现。  相似文献   
5.
连接首都、省会、直辖市、经济特区、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对外开放口岸,覆盖全国所有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93%的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总规模约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详见本刊2007年9月“科海拾贝”)于2007年底基本贯通(主系统已经基本建成,主功能已经发挥)。  相似文献   
6.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1):100-10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共识.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有序快速的发展时期,发展态势非常迅猛.全国4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已有3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筹建或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已步入网络化发展时代.中国将成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和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城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协同作战,同时,也需要社会和广大市民的密切配合;既需要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也需要全体国民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快速巴士公交系统规划的原则、思路及重点,以佛山市域为例,针对城市-城镇-村庄三级组团的结构,建构了主城区-强镇(特色镇)-一般镇-村庄的梯次合理层阶,提出了解决快速巴士公交难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解决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实现城市交通的现代化,交通系统及相关部门的各级干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靠高素质的干部去带领科技工作者引入、提炼、弘扬先进的理念,提高设施规划、设计的水准;带领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提高建设质量和营运管理水平,真正兑现“用户至上、培养员工、杰出经营”三大理念。然而在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通勤交通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一小时通勤是重庆经济圈成熟的主要标志直辖十年,重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重庆市政府从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的特殊市情出发,提出了集中力量建设一小时经济圈、优化"一圈两翼"的总体布局。一小时经济圈,将距主城内环高速路一小时车程范围符合条件的23个区县连片划入,面积2.87万平方公里,2005年末常住人口1661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