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汽车,这个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宣告了人类几千年依靠畜力拉车的时代行将结束,现代交通时代的序幕被拉开。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汽车从一个不为人识的“怪物”到王公贵族和富人的游乐品,逐渐普及为最具个性化的交通工具,发展至今成为现代人类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汽车作为人类重大发明之一经过了百年的发展,造型潮流代代更新,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综合了美学、空气动力学、能源学、机械学、材料学等多种学科的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3.
王艳 《轿车情报》2012,(1):268-271
在汽车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的今天,消费者如何才能甄选出一个合适的厂商?从另一个角度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厂商如何脱颖而出?答案很简单: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4.
灾情就是命令!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各种物资、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运输,让被困的司机和旅客早日回家团聚过年,是交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5.
《轿车情报》2012,(11):238-239
Q:此次活动是你们与购物节的首度合作吗? A:本次活动的源头是今年6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的SuperMotorGala(超跑嘉年华),当天来了600多辆车。非常轰动。而今天在IFC国金中心举办的活动正是超跑嘉年华的延续。而这也正是我想打造的第二种方式。简单来说,我对超跑嘉年华的构想是这样的,首先是赛道模式,其次是商场模式,最后是度假模式。  相似文献   
6.
《家用汽车》2012,(11):50-51
我们常说产品的背后是品牌,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汽车品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中国的汽车工业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从首长专用到现在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从以前的“老三样”到现在的“百花齐放”,汽车迅速从奢侈品转变为了一种生活必需品。当一种消费品达到一定的使用数量时,自然就会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其使用价值以外的作用,逐渐地形成一种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相似文献   
7.
卡车离你很远,卡车又离你很近。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卡车是高速公路上负载着各种物资逶迤前行的庞然大物,是夜晚出没于工地发出轰鸣声的狂野机器,是凌晨穿梭于街巷为人们配送生活必需品的辛勤搬运工。卡车对于公众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公众对于卡车却知之甚少。如何才能拉近卡车与公众的距离?或许,斯堪尼亚举办的公众开放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赵楠 《汽车知识》2010,(1):34-37
人类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总是那么迅速,就像手机那样,从最开始的奢侈品到现在的生活必需品,短短的10年时间就霸占了我们的生活。像手机一样,汽车几乎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石油资源却是有限的,电动汽车注定将会成为主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美国是一个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此话不假。2005年,我在美国访学的半年时间里,在纽约、华盛顿市、费城、大西洋城以及几所大学等,第一感受就是无论在商场、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街道、教堂、住宅区、棒球场、篮球馆、海边、游泳池,几乎所有公共场所都会修建和划留大片的柏油路面停车位。你会感到外面的车比人多,街上跑的,路边停的都是一片一片,一排一排世界各国生产的各式各样汽车,公路上很少看到人在步行。比如美国的乔治亚州,注册的汽车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的人口数量。2005-07—29,遭受“卡物尼娜”飓风袭击的新奥尔良,除了人们逃生带走的汽车外,光停在新奥尔良灾区被洪水浸坏的汽车就达35万辆之多(该地还有部分不富的黑人家庭不拥有私家车)。汽车成为美国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美国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汽车,离开汽车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必需品生产中断下制造商的产能恢复努力水平和政府补贴的关系,构建了由制造商和政府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采用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分析了政府和制造商的最优决策和产品必需程度等因素对政府和制造商管理目标的影响,为政府科学制定补贴政策提供一定借鉴.结果表明:产品必需程度越高,政府最优补贴比例和制造商最优产能恢复努力水平越高;制造商预期恢复产能满足需求时,政府不需要继续提高补贴;必需品预期恢复产能越高,政府需提供的激励越少,当预期恢复结果最稳定时,制造商利润和政府效用可以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