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强  李琦 《中国港口》2012,(2):61-63
<正>一、粮食粉尘的危害1.对人体的伤害粮食粉尘中含有有机物颗粒和无机物颗粒,是一种混合型粉尘,长期超量吸入可引起各种肺部疾病,变态反应,外源性变态肺泡炎和单纯性非特异性呼吸道刺激等。生产作业人员经常接触粉尘、药剂、生物等因素,对其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心、肝、肾等系统有刺激、致敏、生物学作用,尤其是尘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3.
王晓龙 《航海》2007,(1):18-20
人类的生活和海洋息息相关,因而从非常早的时期就开始从事海洋探索工作.探索的区域可以从全球性的区域、数个国家的共同开发区域、单一国家区域,到某个地区沿海数海里内的区域.探索的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海洋地理、气象、环保、海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等,非常多元化,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运》2009,(4):98-98
会议背景介绍:细胞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也是当今发展最快、最活跃、并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互动的一门学科。为促进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乃至世界各国和地区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陕西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承办的"第11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西安细  相似文献   
5.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项目编号:40971145 项目摘要:近年来黑土退化严重,酸化是其退化的主要形式。酸化改变土壤生境,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活性改变,影响氧化亚氮(N2O)产生过程及排放量.以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不同时期留存的、酸度不同的黑土,同一时期、不同酸度的黑土及不同空间、酸度不同的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分子生态学技术分析氮转化微生物种群、酶活性、氨基糖等特性;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气体抑制技术、低分子量有机底物调控技术和抗生素抑制技术研究NO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种植试验,观测了移栽成活率、生长速率、地下生物量等生物学特性和绿期、叶色、盖度、成坪速度等坪用性状,并对草坪品质进行评价.试验还观测并总结了草坪草的生长和繁殖特性及相关的草坪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低温环境生物学因素的工效学评价及其机理探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100050)李天麟金书香吉宏龙无论是寒冷气候,还是室内低温作业场所,均存在低温生理卫生、低温工效学和低温医学问题,如登山、潜涵潜海、冬季室外工作、冷藏库工作、航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兔膀胱脱细胞基质(bladder acellular matrix graft,BAMG)构建微环境,从细胞增殖能力、表面标记物及分子蛋白水平探讨其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hBMSCs)的影响。方法制备BAMG浸泡液培养基,MTT法检测其对hBM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BMSCs表面标志物CD44、CD45、CD73及PDGFRβ的表达;RT-PCR检测BAMG微环境对PPAR、OCN、α-SMA等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方法 OCT-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BMSCs与BAMG有良好的相容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曲线均呈"S"型增殖,于第3天进入快速增殖期,第7天趋于平稳;两组细胞CD44、CD45、CD73、PDGFRβ的表达量基本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CN、PPAR、α-SMA两组均表达目的基因;Western blot法检测亦显示OCT-4阳性表达。结论 hBMSCs在兔BAMG的微环境中仍能良好保持原有的生物学特性,将该种子细胞与基质材料结合可构建需要的组织材料,为泌尿系统组织工程修复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当前生命科学正处于大综合、大发展的时期,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离不开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在生物技术的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污水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噬菌体(Escherichia coli phage, EC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Staphylococcus aureus phage, SAP)作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噬菌体应用提供新的实验材料。方法 采用双层琼脂法纯化ECP和SAP,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形态特征,通过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实验、一步生长曲线实验、温度、pH、氯仿及紫外线敏感性实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 根据形态将两种噬菌体归为肌尾噬菌体科,最佳MOI均为10-1,均对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抵抗力。ECP和SAP的潜伏期分别为20 min和10 min,子代噬菌体裂解量分别为76.3 PFU/cell和8.3 PFU/cell。ECP对温度耐受范围较宽,能在30~50℃稳定存活,而SAP对温度较敏感,在50℃的条件下,作用1 h,即可完全失活;ECP在pH为5~11的范围内,SAP在pH为6~9的范围内维持较好的裂解活性;ECP对氯仿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为无囊膜型噬菌体,而SAP对氯仿较敏感,为囊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