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密度测定     
《经济导报》2005,(4):14-19
骨骼一直处于更新状态。骨骼的组成与构造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都在变化着。这种可变性具有重要的健康暗示,因为许多医疗状况会在生命的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影响着骨髂。亍解这些疾病需要对骨骼生理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in neuronal activity of the zone incerta (ZI) following the unilateral lesion of the nigrostriatal pathway. Methods Ei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s of ZI neurons were made in normal rats and in two groups of rats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after injection of 6-hydrodopamine (6-OHDA) into the pars compacta of snbstantia nigra by extracellular recording in vivo.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mean firing rate of ZI during the second and fourth weeks after 6-OHDA lesion [-n=32, (3.6±2. 2)Hz, P<0.001; n=35, (9.3±6.6)Hz, P<0. 001,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at of normal rats [n=39, (9.2±5.2)Hz]. However,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observ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6-OHDA-lesioned rats. With regard to firing pattern, 7.7%(3/39) of ZI neurons discharged regularly, 82.1% (32/39) irregularly and 10. 3% (4/39) in bursts in normal rats. During the second week after 6-OHDA lesion, the regular, irregular and bursting firing neurons recorded in the ZI were 9.4% (3/32), 59. 4% (19/32) and 31.3% (10/32), and during fourth week, the regular, irregular and bursting firing neurons were 14.3% (5/35), 57.1% (20/35) and 28. 6% (10/35), respectively. The firing pattern of the neurons in the three different group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iring rate of ZI neurons in 6-OHDA-lesioned rats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对大鼠丘脑网状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丘脑网状核(TRN)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PD组大鼠TR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分别是(14.7±1.6)Hz(n=23)和(33.8±3.0)Hz(n=29),PD组大鼠TR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对照组大鼠,17%的神经元呈现不规则放电,83%为爆发式放电;而在PD组大鼠,具有规则、不规则和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7%、45%和48%,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诱发大鼠TRN内GABA能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高,爆发式放电减少,这种变化可能与皮质-TRN兴奋性神经传递增强和苍白球-TRN抑制性神经传递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5.
人机工程学概述定义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等有关学科知识,研究组成人机系统的机器和人的相互关系,以提高整个系统工效的新兴边缘科学。人机工程学研究在设计人机系统时如何考虑人的能力以及人与机器、作业和环境条件的限制,还研究人的训练、人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同人机系统有关的生物学或医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理学角度、解剖学原理及心理学持征三个方而,阐述了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重要作用,为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潜艇艇员远航前后几种内分泌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针对擒拿术独有的技击特点,结合学院学生特有的知识结构,运用人体解剖学、运动力学、运动心理学特别是人体解剖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探讨擒拿的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9.
兔心房室隔过渡细胞的传导性及其电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过渡细胞电生理特性与形态特征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 10只家兔做房室隔水平面及矢状面连续切片 ,HE染色观察。另 2 0只家兔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测定房室隔区正向传导速度。结果 房室结后方有两束过渡纤维分别延续至冠状窦口及其下方 ,分别为右后房结束和右下房结束 ,传导速度分别为 (0 .0 5 9± 0 .0 18)m·s-1和(0 .0 5 8± 0 .0 15 )m·s-1(P >0 .0 5 )。界嵴下段普通房肌传导速度为 (0 .2 0 3± 0 .0 4 0 )m·s-1。与前两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另外 ,过渡细胞动作电位有 4期自动除极 ,最大舒张电位 (- 6 3± 6 )mV ,普通房肌细胞无 4期自动除极 ,静息电位 (- 72± 4 )mV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过渡细胞属慢反应自律细胞 ,传导速度比普通房肌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5例危重病患者CEC及常规进行血脂测定,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对危重病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与CEC数与血脂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EC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危重病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EC数与TG、TC、LDL-C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TG:r=-0.396,P<0.05;TC:r=-0.672,P<0.05;LDL-C:r=-0.486,P<0.05)。危重病组APACHEⅡ评分与CEC数呈正相关(r=0.436,P<0.05),与TG、TC、LDL-C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TG:r=-0.372,P<0.05;TC:r=-0.425,P<0.05;LDL-C:r=-0.477,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脂水平下降,血脂值结合循环内皮细胞数可作为评估危重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