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舰船科学技术》2014,(5):84-88
针对光纤光栅在线监测系统对光缆穿过深潜器耐压壳体的新需求,提出以电缆杯形管节作为光缆的耐压穿舱结构,并以电缆杯形管节的封装工艺对光缆耐压穿舱结构进行封装。对光缆耐压穿舱结构的耐压试验和监测系统的联调试验表明,杯形管节作为光缆的耐压穿舱结构,可以保证结构水密性。光缆经过杯形管节的封装后,其光纤的光损耗低,可以保证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试验还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对监测系统的正确使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3月24日凌晨1:40,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10管节水力压接作业顺利完成,对接端完全止水,安装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安全受控,管节浮运安装取得圆满成功。据介绍,E10管节长180米,重约8万吨,安装水深超过40米,最深处达43.5米,为航道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三航宁波分公司预制厂PHC管桩车间于2003年4月投产。PHC管桩的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8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两次蒸气养护使管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第一次为常压蒸养,通过常压蒸养使管节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第二次为高压蒸养,蒸养后使管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4.
王滔  王民  彭祝涛  肖丽 《隧道建设》2020,40(Z1):429-435
为解决我国沉管隧道沥青路面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以文献查阅、交流问询、实地观察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韩国釜山海底隧道等国内外12座沉管隧道沥青路面服役现状进行调研,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沉管隧道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并不突出,路面最低温度比区域自然环境最低气温高约6 ℃,最高温度与区域自然环境最高气温相当,服役温度通常不超过40 ℃; 2)裂缝是沉管隧道沥青路面最为典型的病害之一,沉管隧道管节和节段接缝处是沥青路面受力的薄弱环节,易开裂破损; 3)存在路面平整度较差、抗滑性能衰减突出、隧道口易形成坑槽病害等问题; 4)对于新建沉管隧道,宜根据隧道结构条件、环境条件和交通条件进行力学分析,对节段和管节接缝处沥青路面进行细部设计; 5)对于沉管隧道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公称粒径的SMA以及耐磨性能更优的集料; 6)对于隧道口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抗水侵害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2002年2月之前我局尚无大直径、长管节PHC桩在外海施工的实例。为此,我局在上海漕泾地区海域进行了首次沉桩工艺试验。本文记录了这次直径Φ1200mmPHC长管桩海上沉桩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越南胡志明市顶管项目,按英国顶管规范“BS5911:PART120”的规定,介绍顶管用管节的主要试验项目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是公路排水设计中常用的构造物,其管节接头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到工程进度及质量,就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管节接头处理方法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晓东  李洪斌 《隧道建设》2022,42(Z1):449-458
对现有的沉管隧道管节预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固定干坞法、移动干坞法和工厂法的通用工艺流程,分析各个工艺的建设条件、工艺特点及施工难点,提出钢筋混凝土管节预制方法选用表。通过对3种管节预制方法的深入研究,剖析各方法的差异性,得出管节预制方法的3类区别。利用工艺组合的方法,构建了6种工艺,从创新性、效益、可行性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剔除成熟工艺和成本投入较大的工艺,提出管节平地流水线预制动态入水新工艺,并就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将其与现有工艺在工期、造价等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白龙港南线输送干线SST1.2标过江段顶管方案调整后(从浦西向浦东顶进),管道顶进到567.5m时,在第20节与第21节管缝(距离机头50m,距离W1#工作井517.5m)处发生漏水、漏砂现象,导致该段顶管无法继续顶进,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气压法施工工艺对渗漏管道透水点进行处理,在气压状态下对管道进行检查修复作业,文章分析了管道施工的重难点,重点阐述了管道修复施工技术措施和手段,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海工用大直径混凝土管桩具有优越的工程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曾为我国的港口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海工事业的进展,现在对这类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发展,研发了一种新的“海工用长管节后张法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通过全面检测和实际工程的考验,证明了该管桩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指标和力学性能指标。拓展了海工用大直径混凝土管桩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