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192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船舶在波浪在航行时绕射问题的线性时域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李有为 《水运工程》2021,(11):98-104
碎石丁坝常用于河道的水流调控,其水动力学特征是评估工程效应的重要依据。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可有效地用于模拟相关的水动力学过程,描述其力学特征。建立了带自由表面多孔介质水流模型和离散单元法相耦合的CFD-DEM数值模型,并依据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有效性及模拟精度的验证。利用该数值模型开展碎石丁坝绕流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构透水性对局部流动和碎石体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丁坝透水性的增强,尾流区沿流向延长。2)不同坝体透水性条件下的主流区及尾流区的速度分布有明显的差异,但尾流区内的剪切流速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3)丁坝结构受力分析显示,随着坝体透水性的增强,块体受力区域由坝头向坝身蔓延、受力区面积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从工程设计实际应用出发,对采用网络规划软件进行网络规划前期各设计阶段的无线网络覆盖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
在势流框架内,针对多翼绕流相互干扰的动力学现象开展了研究.结合线性薄翼理论与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点涡模型,建立了多翼升力的快速计算模型,能够简便高效地估算多翼系统的各个翼升力.基于此计算模型,分析了翼的个数和间距对多翼升力的影响,得到了使总升力达到最大的最优间距布置.  相似文献   
6.
针对数学模型很少能较好地模拟天然海浪的多向性、不规则性的特点,基于港口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不规则波作用下港域内测点的波高扰动系数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绕射作用为主的掩护区域,多向波的绕射性能大于单向波,波浪扰动系数较大;波浪绕射、反射作用均十分强烈的掩护区域,多向不规则波与单向不规则波的扰动系数看不出明显的大小关系。以反射作用为主的掩护良好区域,单向不规则波的扰动系数较多向不规则波的要大,且受反射作用越大的区域,单向波的扰动系数大的越多。在以绕射作用为主的掩护区域,波浪分布对周期的敏感性较差;在以反射作用为主的掩护良好区域,波高分布对周期的敏感性较强。在绕射、反射都较强的情况下有可能单向波作用下的港内波高大于单向波,用单向不规则波来模拟反而是偏安全的。在进行港内波况整体模型试验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条件做出综合考虑来决定波型,必要时要对单向、多向不规则波都要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17,(4):330-336
针对港域波浪在绕射、反射联合作用下波况复杂的特点,基于港口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不规则波作用下港域内波高扰动系数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波浪绕射作用或波浪反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掩护区域,多向不规则波的扰动系数与谱峰周期正相关,且周期相差越大,扰动系数相差越大。在波浪反射占主导地位的波浪绕射联合作用下,单向不规则波的扰动系数随谱峰周期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关系,且波浪反射对波向十分敏感。在存在原有建筑物反射的物理模型试验中,需要将模型边界反射模拟准确,否则可能造成试验失败;数学模型亦然,对相关建筑物需选取合适的反射系数。研究结果对后续的港口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桩柱水流绕流阻力特性及其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解决工程实际桩基码头与桥墩的水流绕流阻力计算问题,以指导涉及桩基的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等工作。对桩柱绕流阻力特性及其计算的研究做了详细的回顾、归纳与总结,并通过桩柱阻力测试试验研究,完善和发展了桩柱水流绕流阻力特性及其计算方面的理论,且指出了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所导致的研究余漏与有待继续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码头二期工程建设,对竖直双挡板桩基码头结构开展波浪整体与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工程码头、防波堤设计波要素及港内波高分布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竖直双挡板桩基码头不同挡板结构(挡板底高程、挡板封闭情况)时的港内波高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港内泊稳条件,并给出了最优化方案;研究了波向对绕射的影响、有效波高比与相对入水深度对透射系数的影响,分析了绕射波、透射波、反射对港内波况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港水文规范》给出的岛式防波堤堤后不规则波绕射系数整体上小于竖直双挡板桩基码头的绕射波试验值,港域内波高最小的区域位于距离码头中心一倍船宽附近,最后提出了一种港内波高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作阁 《江苏船舶》2007,24(3):33-34
绕包型内护层船用电缆是近年来新型研究开发的本土化船用电缆产品,研究开发以来已在国内外散货船、集装箱船等项目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该产品因具有良好的电气和物理机械性能、满足有关规则规范的技术性能、便于施工安装敷设等优点,正越来越被用户所接受和认可。本文主要研究了该产品的优良特性,给船厂船东设计人员在电缆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