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530篇
综合类   185篇
水路运输   65篇
铁路运输   229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悬索桥主缆钢丝或索股绕过主索鞍、散索鞍、锚靴等固定半径的转向装置时会产生弯曲应力。AS法特有构件锚靴的索槽半径更小,所产生的弯曲应力会接近甚至超过钢丝的屈服应力。分析了钢丝在索槽内的受力变化情况,并将钢丝的本构关系简化为双折线强化模型,按照屈服破坏准则和强度准则两种方法分析了锚靴半径对缆索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屈服准则时,钢丝或索股绕过锚靴等转向装置后的抗拉能力没有降低;按强度准则时,当锚靴索槽底面弯曲半径与钢丝直径之比不小于70时,钢丝或索股的破断力下降不足3.5%。考虑到缆索钢丝分项系数为1.85,因此锚靴处的小弯曲半径引起的弯曲应力对缆索承载能力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拱肋线形控制是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华光潭大桥主桥拱肋采用缆索立体吊装的施工技术,并对此进行了阐述,可为类似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湖北襄十高速公路K353+330处高架桥全长325.8 m,双向四车道,墩柱高25m,桥的上部构造采用5×20m+5×20m+6×20 m共三联16跨预应力宽幅空心板。该桥采用预制吊装,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施工方案。拆除临时支座后,使体系转换成连续结构,该桥中梁重29.7 t,边梁重33.0 t。  相似文献   
4.
东莞水道特大桥钢管拱安装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莞水道特大桥主桥钢管拱为28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拱肋采用无支架悬臂拼装扣挂体系固定的施工方法.采用可滑移式缆索起重机进行吊装,扣挂体系固定并进行拱肋线形的调整.对此重点介绍可滑移式缆索起重机、扣挂体系的设计和线形调整及拱肋线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概要介绍了绵江公路斜框架桥采用调节钢筋混凝土配筋量使钢筋承受的应力小于钢筋容许应力、补强角隅部分钢筋、选择合适的布筋形式及有效控制裂缝展开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荷日增建二线工程K558 424.26框架桥施工对既有线桥头路基防护方案的优化和比选,确定了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定板加固既有路基的方案,既提高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路基的稳定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日本的小名路桥,德国的海森施泰因公司人行桥,科赫恩霍夫人行桥,北站人行桥,海尔布隆人行桥,以及日本的真田桥“R”轿等。  相似文献   
9.
铁路道口"平改立"有利于既有线扩能改造,有利于既有线大修、防洪,也有利于沿线城市市政建设规划。本文以海满工程项目指挥部在滨州线及海拉尔站和满洲里铁路国际货场工程框架桥顶进施工为例,综合指挥部管理的大跨度框架桥顶进施工的经验,概述了顶进施工的关键环节,重点阐述了加固线路的吊轨纵横梁法。为铁路局工务系统道口"平改立"工程提供了部分理论根据与施工技术。可供以后的车站改造工程中人行地道、行包通道施工及工务系统道口平改立框架桥顶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建省  李泽洲  陈晓强 《公路》2021,66(11):96-100
采用厚板理论,分析预制圆铰式框架桥在成桥和使用阶段的受力变形规律,在规范的基础上推导了双线列车荷载引起的台后活载计算公式.研究发现,圆铰式框架桥铰缝处位移值为现浇桥对应部位的2倍~3倍;在成桥和使用两阶段,顶板竖向位移较现浇桥分别增大了20.4%和3.6%,底板竖向位移较现浇桥分别减少了4.2%和21.4%;圆铰结构的转动有效减少了顶板上、下表面应力值,但顶板腋角部分和圆铰侧墙凹槽出现小范围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