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边坡稳定性与各种爆破方法之间的关系,探讨聚能切割预裂爆破的发展与基本原理,并对聚能切割预裂爆破的研制过程及其在大窑湾二期工程中的应用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7月,嘉实多聚能大力士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世博洲际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客户代表和销售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嘉实多的又一次科技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回眸2011年,摩托车行业的低迷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其所遇行业困境、销量下滑程度和趋势等都是近10年来最深刻的一次。在众多品牌中,建设摩托以"双六出击"攻势,回归营销本质,在行业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顶起了建设的脊梁,成功突围行业困境,建设成为年度最为耀眼的品牌之一。"聚能,赢战2012 1建设一如既往,建设来了,希望便在!"笔者走进建设摩托,对话重庆建设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军先生,展现能量建设、希望建设。  相似文献   
4.
2007年伊始,力帆集团采用"聚能芯"技术的A系列产品隆重上市,再次引发行业震撼.该技术是力帆技术研究院在整合欧美日摩托车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发的环保适用、燃烧更充分、经济性也相应提高的一项先进的摩托车技术.  相似文献   
5.
计方  路晓东  姚熊亮  王锋 《船舶》2012,23(6):31-38
以浸没在流场中的双层圆柱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静水压力、不同边界条件对其频散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典型壳体结构多模式频散特性分析基础上,探索双壳结构复杂激励下的能量聚集现象,初步给出了壳体能量聚集判据。结果表明:壳体4.5 MPa静压下增大了壳体高阶周向模态下低阶波的传播速度。壳体边界条件对低阶周向模态对应的无量纲振动频率影响较为显著。壳体聚能效应在低阶周向模态下较为显著;随着周向模态数增加,结构声的能量聚集现象逐渐向高频移动。  相似文献   
6.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4种不同炸高工况下的铜聚能切割索切割921A钢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其中炸高分别为0 mm、2 mm、4 mm和6 mm,钢板厚度为4 mm。根据仿真结果得出4 mm炸高最接近最优炸高,在这种工况下的切割效果最好。进行了4 mm炸高下921A钢板聚能切割试验,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蒙华铁路段家坪隧道为例,分析了水平砂泥岩隧道爆破成型特点,提出了PVC管聚能爆破方法,研制出了PVC管聚能爆破装置,采用PVC管聚能爆破方法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成型效果.PVC管聚能结构方向与水平岩层层理结构基本垂直时,需减少炮眼间距,PVC管聚能爆破方法能够顾更好的控制水平砂泥岩地层隧道的超欠挖量,大部分超挖量控制在15 cm以内,最大超挖量减少了78.8%.同时若工厂规模化生产PVC管聚能结构,可以更好省时省材,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椭圆双极性聚能爆破结构进行优化,采取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办法,分别在不同的外壳厚度(0.15,0.2和0.25 cm)和药型罩厚度(0.1,0.15和0.2 cm)以及炮孔直径影响下,开展岩体单孔爆破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爆生裂纹的萌生-开展-稳定的整个过程的演化规律.最后通过裂纹的开展分析椭圆双极性聚能药包聚能爆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外壳厚度取0.2 cm,药型罩厚度为0.15 cm时,椭圆双极性聚能药包聚能结构对于周围孔壁的爆破效果最好,形成的压碎槽呈现均匀稳定的锥形,极大的促进了聚能方向裂纹的扩展;当外壳厚度达到0.25 cm后,聚能方向聚集能量过大,形成的压碎槽呈方杵性,并不利于爆生气体进一步对聚能方向的裂纹产生张拉作用;当炮孔直径为42 mm,产生径向裂纹最长,聚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超临界CO2(二氧化碳)热冲击破除技术的破岩效果及施工应用的可行性,同时应对复杂敏感环境下硬岩破除困难的问题,基于某地铁车站深基坑硬岩破除项目,对超临界CO2热冲击破除技术开展试验。 试验研究发现,超临界CO2热冲击破除技术对复杂敏感环境下硬岩和顽石的破除有很强的适用性,特别是在炸药受限的工程条件下,超临界CO2热冲击破除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破岩替代技术,其破岩效率和操作性优于机械破岩等其他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聚能水压光爆技术周边眼的最优装药结构,基于聚能水压光爆机制,采用基于LS-DYNA的数值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分别对聚能水压光爆的围岩动力响应特性及光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优化周边眼装药结构。数值模拟试验表明,采用装药结构4时,聚能方向上有效应力值最大,裂隙区范围最大,超过50 cm,且聚能效果及控制爆破振动效果较好。现场试验表明,周边眼按照组4的结构进行装药时,眼痕率达到95%以上,超欠挖值最小,炮眼利用率最高,光爆效果最好。综合分析,确定装药结构4,即底部加强药×30 cm+聚能管装置×100 cm×3(间隔装药)+水袋×30 cm +空气间隔×40 cm+孔口水砂袋×30 cm为同一地质条件下6种试验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