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Walker-256瘤株接种于大鼠肝脏内制成肿瘤动物模型。于肿瘤中心注射胶体32磷,注射后1h,3、7、14、30d放射性瘤肝比值分别为,56.75、6、16、2.50、1.83和1.43。血、心、肺、肾、脾、骨等组织内的放射量在0.061%以下。第7天时谷雨转氨酶有一过性增高外其他肝功指标、肾功、血常规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肿瘤体积较前缩小,且随时间推移,肿瘤生长率逐渐降低。同时,对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胶体32P内照射治疗,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患者治疗后肿块明显缩小,并于30d后行二期切除。故认为胶体32磷瘤内注射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乙醇—水—油酸—油酸钠液相混合体系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油溶性β-NaLuF4:Yb3+,Er3+胶体粒子.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物相,结果显示,样品为纯六方相.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样品两端为六边形纳米棒状或六棱柱状,平均尺寸为10 nm×10 nm ×40 nm.用980 nm半导体激光二极管为激发光源,测定了样品的室温上转换发射谱.结果表明,样品在543 nm处出现强发射峰,对应辐射为Er3+离子从激发态4S3/2至基态4I15/2的跃迁,并通过机理分析确定发光跃迁为双光子发射.  相似文献   
3.
曹健 《汽车电器》2001,(5):56-56
胶体电解液蓄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它和普通蓄电池的重要区别就是电解液不同,普通蓄电池的电解液是液体的,而胶体电解液蓄电池的电解液则是固体的.胶体电解液蓄电池固体电解液是用硅酸溶胶与一定密度的硫酸溶液配制而成.  相似文献   
4.
陈夏法 《航海》1999,(4):11-13
生命从何而来?不同的气候、温度、环境会有完全不同质的生命,这是为什么?宇宙间,生命的奥秘,像一块强力磁铁,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学士奋力探求,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5.
以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钾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铅酸蓄电池用高分子胶体电解质。研究了高分子胶体电解质的外观特性和电性能。结果表叫高分子胶体电解质稳定性好,具有充电接受率高、电池容量大和大电流放电性能好的特点,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6.
蓄电池是电动车的能源载体,是影响电动车性能的关键部件;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对蓄电池的放电时间、电池容量、稳定性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市场上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蓄电池产业和社会各届有识之士积极努力,潜心产品内在结构、合金材料、铅膏工艺材料,以及制造设备、工装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使得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功能特性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胶体电解液中加入SnSO4能够保持70次100%全充放容量不衰减。本文运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的电化学测试手段,对其反映机理进行研究,表明胶体电解液中加入SnSO4增加了电化学反应面积。  相似文献   
9.
纳米PEG/Fe3 O4磁流体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水为载液,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磁性粒子制备与表面活性剂包裹同时进行的方法,制备了纳米PEG/Fe3O4磁流体,并且分析了PEG浓度对产物微观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PEG浓度是影响产物形貌和粒径的重要因素,改变PEG浓度,可制得球状和棒状产物.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内层的Fe3O4与外层的PEG之间存在物理吸附作用和氢键键合。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再生的关键技术是对老化沥青的再生。从沥青的微观化学结构入手,分析了胶体结构理论中各组成成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剖析了沥青的老化机理,从而提出了再生剂性能的技术要求,在分析了再生剂应有的组成成分的基础上试配了RT-A型再生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其再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