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2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68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在运行时所带来的设备腐蚀问题。该套设施工艺本身存在化学,电化学,结晶,磨耗腐蚀,同时使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达不到预计的要求。加上不当的操作,致使锅炉运行不到1年,引风机,烟道及循环水池封闭匀遭严重腐蚀。为此,针对以上原因把烟道改成不锈钢的,施工时严重把好质量关,同时要求锅炉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尽量提高该设施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况栋梁  康秉铎  刘文昌  张洪刚 《公路》2021,66(11):305-310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对橡胶粉进行脱硫处理,制备脱硫胶粉改性沥青并测试其基础性能指标,研究脱硫工艺对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将胶粉与脱硫助剂混炼后,可以降低胶粉改性沥青的黏度;胶粉与活化剂8501及再生剂RVS混炼还可以改善胶粉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基于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指标,优选出活化剂8501的脱硫工艺为活化剂掺量3%,混炼温度160℃,混炼时间30 min.微观试验结果表明,胶粉对沥青的改性主要以物理改性为主.胶粉经脱硫处理后具有明显的颗粒核心,而且其表面粗糙程度明显增加,与沥青的相容性优于未处理的胶粉.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际海事组织(IMO)日益严格的SO2排放限值,开展适用于船舶废气的镁基湿法脱硫试验研究.基于中试试验平台,以氢氧化镁浆液作为吸收剂,研究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工艺参数,包括液气比、浆液pH值、烟气流速、入口 SO2浓度、浆液温度等.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工况范围内,加装传质构件的喷淋塔脱硫效率显著优于未加装前,可达98.24%,提高2个百分点;脱硫效率随液气比、浆液pH值和烟气流速的增大而升高,高至98.24%,随入口 SO2浓度和浆液温度的增大而降低,低至95.35%.研究结果可为镁基湿法脱硫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废食用油预脱硫胶粉(WRO)对沥青组分及黏弹性的影响,在不同掺量、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下分别制备了15组废食用油预脱硫胶粉改性沥青(WROMA)。基于四组分试验、DSR时间扫描试验、多应力蠕变回复试验分析了沥青组分及黏弹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组分方面,WRO中的橡胶烃主要补充沥青质,油分大部分补充饱和分,少部分补充芳香分;加工工艺与改性沥青中饱和分和胶质的含量线性相关性较弱,与芳香分及沥青质的含量线性相关性很强,且芳香分与沥青质含量主要受WRO掺量影响。在黏弹性方面,WRO掺量增加,改性沥青高温黏性降低,弹性增加。为保证改性沥青获得足够的高温弹性,WRO最佳掺量为30%,加工温度为160℃、加工时间为2 h。综合组分与黏弹性的分析结果可知:芳香分是影响WROMA高温黏性的主导因素,其含量越高沥青黏性越明显;沥青质和WRO中的橡胶烃是影响WROMA高温弹性的主导因素,两者含量越高,改性沥青弹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种利用海水淡化的生成物浓缩海水作为电解海水的原料,通过隔膜电解海水生成强氧化性溶液和强碱性溶液,利用强氧化性溶液与船舶废气中的SOX进行反应,强碱性溶液与船舶废气的NOX进行反应,从而达到废气的脱硫脱硝.为此,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电解海水的脱硫脱硝方案,将强氧化性溶液与强碱性溶液通过喷淋雾化的形式喷射出来,与船舶废...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硫排放新规的要求,越来越多船舶选择加装脱硫系统,这会改变电力负载,需要对原船的电力系统进行改造。对加装开式脱硫系统的船舶在各种工况下发电机的负荷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短路电流计算,对原船的电力系统进行改造。经验证,改造后的电力系统可满足供电需求。研究成果可为加装开式脱硫系统船舶的电力系统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用开式海水湿法洗涤工艺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常规的船用闭式湿法洗涤脱硫工艺存在的药剂价格高、长期运行脱硫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一种更经济高效的船舶脱硫工艺。基于中试级模拟船舶废气处理系统,通过试验对比Ca(OH)2、CaO、Mg(OH)2、MgO、NaHCO3和NaOH等6种常见碱性添加剂的湿法洗涤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质量分数下,CaO浆液的脱硫性能好,药剂成本远低于另外5种脱硫剂;当烟气流量为50Nm3/h,烟气温度为200℃,SO2初始浓度为0.05%时,质量分数为0.5%的CaO浆液的脱硫效率高于98%,维持90%以上脱硫率的时间长达85min,对应脱除1mol的SO2消耗的分析纯CaO的成本仅为2元。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主要工艺参数对CaO浆液脱硫性能的影响,并对洗涤液中的脱硫产物进行表征分析,探究CaO浆液脱硫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aO在船舶废气闭式湿法脱硫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有效氯溶液对船舶尾气同时脱硫、脱硝的性能,将紫外光(UV)辐照与有效氯溶液相结合,开展脱硫、脱硝试验。基于UV-鼓泡光催化反应器搭建模拟实验平台,进行UV辐照和无UV辐照环境下氧化溶液脱硫脱硝的对比试验和UV灯的功率、有效氯的浓度等因素对脱除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40℃的气液反应温度下,UV辐照能大幅度提高浓度为250 mg/L[CL2]的有效氯溶液对模拟烟气中NO、NOX和SO2的脱除能力;UV灯的功率从5W增加到16W,NO和NOX的脱除率近乎线性上升;将有效氯的浓度从250 mg/L[CL2]升高至1 500 mg/L[CL2],NO和NOX的脱除率缓慢上升;有效氯溶液对SO2的脱除率始终为100%。此外,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武文涛  蔡云凯 《船舶》2022,(5):88-98
远洋船舶运输作为三大运输体系之一,具有运输成本低、运输量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其尾气中NOX和SOX等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亟待控制。文章梳理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船舶发动机尾气NOX和SOX控制技术,并介绍了各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及不足。该文认为基于尾气后处理系统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对船舶改动较少,且更适合旧船改装;而基于代用燃料或者燃料电池的新能源绿色船舶技术是未来船舶污染物控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理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铸造生产中广泛使用脱硫剂来提高铸件产品的质量,而脱硫剂中CaO的含量是评价脱硫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脱硫剂中CaO的含量高,则脱硫效果好,可以提高铸件质量、降低废品率。介绍了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脱硫剂中CaO含量的步骤,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