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水路运输   1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面水下蛙人输送艇是各国海军根据自身任务需求而研制的一种可水面高速航行、水下低速潜航的两栖蛙人特种投送平台,它具有在水面快速接近目标区域,用半干式或湿式状态低速对敌目标进行隐蔽渗透的特点,可将特种作战蛙人小队短时间内较为舒适投送到目的地,为战斗蛙人能够进行渗透、侦察、突袭创造一定保障条件。本文通过对这类输送艇的作战运用、装备发展分析,梳理出该类投送平台的一些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下反恐需求,讨论蛙人探测声纳在水下安保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外已公开的蛙人探测声纳;对国内两家单位共同开发的最新型蛙人探测声纳开展研究,并阐述其运用到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蛙人探测声纳在水下安保反恐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海军启用了一种新的秘密武器一海狮。这几头海狮“打捞专家”代号叫“马克5号”。它们来自于美国海军空间及战争系统中心,自2003年1月份以来一直在巴林海域执行任务,防止敌方蛙人破坏联合部队的船只。不久前,这些“海狮兵”接受了防止敌方从事破坏活动的早期报警防御能力的训练。之后,它们被“请”到波斯湾,伴随美国海军军舰和关键装备一起执行打击伊拉克的任务。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发言人称,如果有可疑人潜入军舰下面,海狮就能发现他们;如果发现水雷和其它爆炸物,海狮就会及时报警,并探明位置或直接打捞上来。它们的同类还有“马克7号”和“马克8号”哺乳动物水兵系统--几头海豚和它们一起“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恐怖组织利用蛙人或水下机器人等小型武器的攻击,需要在一些重要的部位,如港口、码头、海岸洞库和锚泊水域中安装水下智能监控系统,而小目标识别技术是该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对蛙人等水下小目标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形态特征的水下小目标识别方法.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此算法具有较高的小目标检测率,有效提高了水下智能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一种新型多功能单兵作战的水下小型蛙人运载器,该装备是由潜艇鱼雷发射管或水面舰艇释放的一种新型单兵装备。武装蛙人以匍匐的形式封闭在运载器内,通过运载器内操控台上的信息及按钮选择执行作战任务,完成任务后运载器可回收。它是一种远程运载蛙人或有效载荷的特种运载器、探测器,具有较远运送特种作战蛙人、较远距离实施攻击、较广泛作战用途及较高智能程度、较低费效比的特点,能对敌方目标形成较大的威胁。同时也是蛙人撤离和逃生的一种手段,是海军不对称作战的有力武器。通过对此型单兵运载器的研究,对我国新型蛙人运载器的设计理念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港口反蛙人系统的主要器材和装备,通过对各种装备的反蛙人战术的分析,研究了有关港口反蛙人作战的模式及战术应用,提出了多层"安全逼近警戒防御"的反蛙人防御措施和战术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外公路》2009,29(2)
四川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在汶川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庙子坪特大桥和龙溪隧道能否顺利修复,成为该高速公路2009年5月12日能否通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蛙人探测声呐系统关键技术论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用蛙人探测声呐系统作为对水下蛙人等目标最有效的探测装备,是一种集多领域技术于一身的精巧新体制声呐,它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国内外正争相发展。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蛙人探测声呐的系统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与性能参数,并就当前蛙人探测声呐的系统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分析,介绍了相关的主要声呐参数的确定及基本计算。  相似文献   
9.
据英国《国际防务评论》报道,以色列军火公司完成了一项重大国防项目,开发出新型蛙人探测声呐(DDS)。这种声呐可对港口、高价值岸基设备和关键近海设施提供保护。以军将用该声呐架设沿加沙海岸线百公里长的“水下隔离墙”,强化海上防御力量。  相似文献   
10.
对水下特种防御作战的概念进行描述。重点分析港口水下防御的特点及难点,并对港口水下防御系统的战术应用进行研究,最后设计利用无人潜航器装备旁视声呐实现对港口水下防御探测。为发展符合水下特种防御作战要求的警戒装备,构建水下探测系统全面实现水下特种作战防御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