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2005,(2):17-17
科学家日前在3200米深的太平洋底部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以鲸骨为生的蠕虫,生活方式非常奇特。  相似文献   
2.
P2P蠕虫及其对抗技术的研究与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帆  李刚  尹光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2):149-152
文章首先剖析了P2P蠕虫的定义、传播方式,讨论了P2P蠕虫的传播模型,分析了现有检测技术在P2P蠕虫检测方面的不足,归纳了当前针对P2P蠕虫的主要检测方法,最后给出了P2P蠕虫方向的若干研究热点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时下,在环保及综合性能方面,对车用发动机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机体作为发动机的基本零部件,要求以提高其强度来实现轻量化目标,同时要提高冷却性能。能满足上述要求的蠕虫状(CV)石墨铸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铸件有待解决的问题是材质和铸造品质的稳定性差,以及切削性较差等,日本丰田自动织机有限公司通过基于合金控制及铸造条件管理的生产工艺开发,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发动机机体用CV石墨铸铁的量产。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新型天然生物质填料生物膜反应器(BBF)进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小试研究时对其自生蠕虫的产生及其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当反应器稳定运行至20d时,反应器生物膜上出现大量蠕虫,反应器出水TP值有明显上升,其他出水水质指标影响不大。植物中空纤维填料生物膜反应器自生大密度蠕虫对污泥减量的效果明显。是值得利用的一种污泥生物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曹苏 《珠江水运》2002,(8):38-39
本文叙述了“尼姆达”蠕虫病毒感染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情况。分析其成因和危害性,提出了消除“尼姆达”病毒的方法和措施及今后对计算机病毒的防御观点,对目前我国计算机信息和网络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月热门病毒小邮差变种R(Worm.Mimail.R):警惕程度☆,蠕虫病毒,通过邮件传播。该病毒除了会通过伪装信用卡信息填写栏窃取用户信用卡资料、向外发送带毒邮件进行网络传播外,给用户电脑带来持续的破坏。小邮差变种O(Worm.Mimail.O):警惕程度,蠕虫病毒,通过邮件传播。带有后门功能,打开并监听TCP端口,等待远程连接,接收远程数据来实现自动更新,对抗反病毒软件的清除。病毒本月发作病毒病毒名称发作时间病毒类型发作现象传播途径危害级别小邮差变种S(Worm.Mimail.S)随机随机蠕虫病毒搜索本地系统的邮件地址,利用自带的s…  相似文献   
7.
毛峰  马中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5):90-92,195
首先介绍网络蠕虫和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然后详细分析冲击波蠕虫的工作流程。并用C语言模拟实现了这一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计算机蠕虫的一般行为特征和功能结构模型;最后分析蠕虫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蠕墨铸铁(CGI)是铁液经过蠕化处理后大部分石墨呈蠕虫状的铸铁。作为一种新型铸铁材料,CGI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如今这种材质已在发动机缸体等重要铸件上得到广泛运用。相对于传统灰铸铁,CGI的抗拉强度比灰铸铁高出75%;疲劳强度高出100%,由于这些特性,发动机的高度和宽度可减少5%,长度可减少10%~20%,同时升功率可增加10%~20%。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P2P网络中蠕虫攻击特点的基础上,接合病毒衰竭方法,提出多令牌桶蠕虫衰竭方法.该方法针对P2P网络服务端口特定以及蠕虫攻击地址发散的特性,根据端口不同设立多数据表,避免了不同端口流量之间的相互影响;针对蠕虫发出连接请求速率高的特性,该方法使用令牌桶控制延迟队列处理速度,阻塞漏洞端口队列,衰竭蠕虫对P2P网络的危害性,阻止蠕虫增加P2P网络负载,避免因蠕虫引起P2P网络负载过重而导致P2P网络瘫痪.仿真分析表明,衰竭方法能在P2P网络内蠕虫爆发增长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蠕铁的生产条件及其方法,并着重对蠕铁的炉前控制技术和的凝固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稳定蠕铁生产的有效参数和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