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5篇
  免费   462篇
公路运输   2696篇
综合类   1592篇
水路运输   633篇
铁路运输   1439篇
综合运输   27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研究采用双轮铣深搅水泥土地下连续墙(SMC)工法进行槽壁加固时,超深锚碇基础槽壁力学性能,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南锚碇直径63.5 m、深63 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其中软土层厚达59 m,采用SMC工法进行槽壁加固)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槽壁及其周围土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地表空载、铣槽机施工荷载及起重机钢筋笼下放时施工荷载下槽壁水平正应力、水平剪应力、侧向位移及周围地表沉降。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槽壁水平正应力沿深度分布整体上趋于一致,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维持槽壁稳定的泥浆合理比重为11.5 kN/m~3;槽壁在平面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土拱效应,有利于槽段稳定;深度0~35 m范围槽壁侧向位移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深度>35 m时槽壁侧向位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槽壁加固时两侧需各预留5 cm的变形量,以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成墙厚度;地表沉降最大值(6.38 mm)位于槽壁的角隅处,其余位置地表沉降值均较小(平均沉降值小于3.22 mm),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调度指挥系统内部为实现站内设备控制、车次追踪、进路设置等关键功能,需要转换联锁表数据为机器设备可读取的格式。由于联锁数据的复杂性,达到工程要求前机器配置会经过多次审核和调整。本文在详细分析配置制作与校核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联锁表人机交互转换模块。模块通过将机器配置可视化为联锁表条目、闪烁光带,以及人机界面勾选框的方式,标示配置信息并记录对表结果,辅助进路有效性检查。模块的人机界面能导入已有配置审核,或根据调度指挥系统需要,输出核对结果为对应的子系统配置文件。人机交互模块的应用提高了文件制作效率,保证了联锁表条目与数据配置的有效对应,在各调度区段车站改造升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反馈。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个预测单桩荷载-沉降关系曲线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该网络模型包含两级网络,第一级网络以桩长、桩径、桩侧土层的分布情况,桩侧与桩端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为输入元,来先预测出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对应的极限沉降;第二级网络以第一级网络的输入元和输出元作为其输入元,进一步预测各分级荷载下桩的沉降。实际预测精度一般能达到15%以内,且稳定性较好,表明神经网络模型略优于通常的经验公式方法和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5.
附港潮汐计算,一般采用计算内差法或做图内差法等。这两种方法应用起来都较繁琐,且易产生较多人为误差。随着计算机在船舶上的普及,是否该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附港潮汐呢?为此,我编辑了“附港潮汐自动计算”软件,可用于计算英版《潮汐表》中列出的世界各附港潮汐。该软件是以excel编辑的电子表格,要求电脑内装有excel软件。应用者只需填入从英版《潮汐表》中查得的相应主港的潮时差、潮高差、潮时、潮高及主附港季节改正、日期等数据,即可自动算出附港潮时、潮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黄万铁路滨海相软土地基采用换填、砂垫层、土工格栅及袋装砂井等加固措施,处理成功的施工技术及沉降观测等。  相似文献   
7.
8.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高速公路软基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高速公路软弱地基进行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法试验研究,探讨和阐述了该法的加固机理,并对现场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工程实用意义的结论,为类似工程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高速公路沿线大部分路段为软土路基。其中一桥头段位于深厚软土路基上,根据工后沉降的要求,采用了带桩帽的预应力管桩 土工格栅垫层的处理形式。经过对现场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该种处理方法效果较好,具有处理深度大、质量易保证、工后沉降小等突出优点,可以作为类似软基处理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桥头跳车已成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从路基沉降的组成入手分析引起桥头跳车的种种原因,以利在桥头跳车处理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