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23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面层微表处罩面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凯 《交通科技》2005,(3):13-15
微表处是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外加剂按一定配比拌和并摊铺到原路面上的薄层结构。它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项对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技术,主要用于处理高速公路车辙、防水和沥表面层的磨耗,成本低,效果好。介绍该技术在某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沙庆林 《公路》1997,(11):1-8
为适应高等级公路沥青表面层的功能要求,1988年提出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尔后在济青、胶州湾、沪宁、长吉、长营、石安等8条高速公路上采用,总里程已超过1000km。密实式粗集料断级配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空隙率小、动稳定度高,新铺表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达0.8-0.9mm以上。各项性能都优于传统密实连续配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工件的损坏,一般是从表面层开始的。机械工件的性能,尤其是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件表面层的质量。研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就是为了掌握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工艺因素对加工表面质量影响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控制加工过程,最终达到改善工件表面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表面层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型(简称SMA-16),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是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沈大路自身的特点所做的重大决策;它不仅适合沈大路交通量大、温差变化大等环境因素对路面的要求,而且对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均有很大的提高,保证了路面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肖立波 《中外公路》2011,31(4):245-249
主要介绍了胶粉改性沥青的配合比设计和工程实际应用情况,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出发,利用废旧橡胶粉对道路沥青进行改性,可解决废旧橡胶粉的处理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沥青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20世纪90年已修建了大量的高等级沥青砼路面.一些先建成的路面陆续到了大修或中修阶段.甚至大部分路面基层及底基层使用功能完好.只是沥青表面层达到疲劳状态.路面开裂、拥包、车辙现象均已显现出来,如何采取维修工艺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则提出了新的技术课题.故着手研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应用问题具有广阔的技术前景。  相似文献   
7.
隧道阻燃改性沥青上面层(AC-13C)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安徽省沿江高速公路隧道复合沥青路面施工实践,针对隧道阻燃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隧道内、外阻燃与非阻燃表面层(AC-13C)的现场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最佳油石比条件下,生产配比、标准配比与拌和楼取样条件下的阻燃混合料空隙率、有效沥青饱和度较非阻燃混合料分别降低和提高0.6%和3.8%左右;加入阻燃剂的未冻融循环试件(50次)劈裂强度较未加入阻燃剂增加11%,车辙动稳定度较非阻燃可提高2.3~2.6倍,但经过冻融循环后试件劈裂强度比(TSR)衰减较快,降幅为17%,隧道内阻燃改性表面层抗滑性能指标的横向力系数与构造深度较主线非阻燃改性表面层明显偏小,甚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阻燃沥青混合料对国际平整度指数影响较小,但对隧道内、外施工的连续性、时效性要求较高.研究结果证明了阻燃剂对抗车辙性能贡献率较大,但阻燃改性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难以满足项目要求.对提高阻燃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水平和类似阻燃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建议隧道表面层慎重添加阻燃剂,不宜采用阻燃AC-13级配类型.  相似文献   
8.
文章叙述了钢材在挤压过程中形成的致密的表面层的形成机理及对后续表面处理的影响,提出了除去表面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suggested to reformulate cylindrical deep drawing parameters with dimensionless form. A diagram, in which a feasible zone is drawn to bound both the maximal allowable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stress during the deep drawing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Since it is presented in a dimensionless form, it may be applied for both conventional and micro deep drawing. Cylindrical cup deep drawing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show the dimensionless process design method. In addition, the size effect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wo kinds of size effects on micro deep drawing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surface layer model and strain gradient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strain distribution with or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size effect.  相似文献   
10.
GTM方法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丹拉公路张家口段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路面组成设计采用GTM法,中表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这样做可以很好地解决高速公路夏季高温车辙,冬季低温开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