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1种基于齿轮轮辐结构设计的噪声-振动-平顺性(NVH)优化方法,分析了齿轮副动态啮合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阐释了齿轮轮辐结构与齿轮副动态啮合力间的关系。针对某混合动力项目,基于整车边界条件、变速箱结构及工作原理搭建了MASTA软件模型,通过优化惰轮轴轮辐结构,获得了在不同方案下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进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齿轮轮辐结构可明显降低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降低其动态响应,改善整车NVH性能。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大型船舶开放性工作面涂装爬壁机器人系统理论设计与应用方法,研究系统本体运行机理并获得满足工作特性的两项必要条件,即轮辐磁吸力及双轮驱动力矩的极小值条件。建立涂装机器人系统的功能组成及控制机理,并结合开放性工作面开展无线定位及自主规划方法研究,形成能够适应喷涂作业的机器人在线路径规划算法。并结合实际开展涂装系统集成应用测试,检测并采集系统运行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系统空间坐标轨迹路线等,实现了涂装工作路径的实时在线规划。通过试验验证了文中的系统力学特性分析及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某船用齿轮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提高某船用齿轮结构材料利用率实现其轻量化设计,将拓扑优化技术应用于齿轮结构优化设计。将齿轮截面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一平面有限元问题。以齿轮单元密度作为设计变量,最大化齿轮结构刚度为目标函数,轮辐部分优化前后体积比作为约束,对其进行拓扑优化。研究不同轮辐数量、不同体积比情况下齿轮的结构传力路径。结果表明:轮辐部分体积比在0.4~0.6范围时,结构具有较好的刚度,并且加工工艺性优良。本文对于齿轮轮辐部分的拓扑优化结果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方宝涛  徐丹 《时代汽车》2023,(21):119-121
针对汽车轻量化的需求,以某款轿车的铝合金轮毂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和有限元分析,计算并分析了不同轮辐数量和轮辐厚度对轮毂最大变形量和等效应力的影响,并从中选出满足使用要求的轻量化优化方案,对后续轻量化设计工作具有实用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铝车轮具有外观精美、综合力学性能好及质量轻等特点,在轿车上得到大规模使用。根据底盘平台化发展需要,为适应不同规格制动器,对铝车轮局部变更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满足铝车轮与制动器间距要求。为减少设计和试验的周期,采用有限元方法对3种轮辐局部厚度不同的车轮进行13°冲击、90°冲击、弯曲疲劳及径向疲劳分析,并选择其中力学性能最差的铝车轮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3°冲击气门孔位置的最大应力受轮辐厚度影响最大,90°冲击、弯曲疲劳和径向疲劳受轮辐厚度影响差异较小;3种规格车轮理论分析的力学性能和台架试验结果一致,均符合设计要求;为底盘平台化及铝车轮的通用化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Lidya 《汽车杂志》2007,(4):I0048-I0048
轮毂是很官方的说法,英文RIM,行内人称之为胎铃:选择一个适合的轮毂.除了看外形的美观.技术支持.还和你的个人的审美有着严重关联,还好轮毂厂商们把造轮毂和上帝造人等同看待.让你不用像买衣服样遇到撞衫的烦恼,还可以跟订蛋糕样独家订做.当然,你还会遇到更麻烦的问题.那就是轮毂花样太多.哪杯才是你茶?OK.不管你懂不懂轮毂,你总看得懂轮毂的辐条数目吧,5辐、7辐、十几辐.先从它下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1存在的问题 某用户例行参加汽车行业配件两年一次的海南2.5万km道路试验,被抽查的用3.2mm厚380MPa级车轮材料制成的微型车轮辐(前轮之一)在行驶了2万km时发现开裂,车轮开裂位置及裂纹形貌如图1所示。该裂纹属于穿透性裂纹,已由AB两端向C、D扩展,向D方向已扩展到通风孔。在与其基本对称的位置还有一条细小裂纹(约AB长),该裂纹仍处于圆角处,还未向外扩展。  相似文献   
8.
9.
利用Creo和Workbench建立了无内胎钢制车轮仿真分析模型,在轮缘和轮辐通风孔处增加加强筋,对车轮结构进行强化,采用名义应力法计算弯曲和径向疲劳寿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强筋提高了车轮的径向疲劳性能,虽导致车轮弯曲疲劳性能下降,但疲劳寿命仍远大于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三维有限元弹性接触分析,对用于EQ1118车型两种不同结构的车轮轮辐进行了初步优化,并介绍了汽车车轮轮辐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其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