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戴道华 《经济导报》2010,(13):12-14
在2009年香港名义本地生产总值下跌2.5%,政府为利民纡困,创造就业和刺激经济而自2008年起推出总值达876亿港元开支的情况下,特区政府财政不仅没有像原来预期一样出现大幅赤字,经营账和综合账还在2009/2010财政年度修订预算当中分别录得790亿和738亿港元盈余.胜於原来预算的98亿和399亿港元赤字。  相似文献   
2.
张宇人 《经济导报》2007,(46):17-17
香港经济向好,饮食业是否也渐入佳境呢?我可以说,饮食业面前的挑战和隐忧,只有增而无减,尤其是小本经营的食肆,已进入竞争剧烈的淘汰战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到底有没有出现房地产泡沫,与以往一样,找到答案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12):56-56
经过3月初环球股市出现大幅震荡后,汇市亦出现明显的波动,其中当然是日圆的急升最令投资者关注。而日圆套息活动平仓亦与股市形成了明显的关系。虽然在3月4日当周环球股市回稳,连同日圆兑主要货币亦再次出现明显回落,美元兑日圆由115水平回升上118水平。可是随着美国次级按揭问题进一步表面化再次令市场忧虑美国经济会因此而步向衰退。环球股市虽然初步回稳,可是目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国楼按问题,未来美股因此而下试是合理的现象,这样再次出现日圆套息平仓潮的可能是存在。可是这未必能平衡市场对美元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叶永成 《经济导报》2010,(25):44-45
在内地劳工短缺,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欧美保护主义抬头下.本港第二季出口指数仍达59.1,较上一季升4点,创2008年以来新高,并连续三季处於50的收缩扩张分界线上。另一边厢,5月份中国出口亦较去年同期激增50%.这并不表示大中华地区的出口已经彻底走出了金融海啸的阴霾,未来前景仍存有隐忧。  相似文献   
6.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4):45-45
上周港股在前期暴跌後呈现几次暴涨.显示了消息面的强大威力。突如其来的“资金自由行”使中资股全线反弹.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带领大市冲高,A+H比价收窄:伯南克表态采取一切措施恢复市场稳定令投资者信心提振;内地经济数据过热,央行突然加息使保险股闻风而起;东北板块上周亦因振兴东北计划一度走强。  相似文献   
7.
增持美国国债的隐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8年3月以来,中国一直增持美国国债,一年间增持总额约为2,773亿美元。美国财政部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3月再次增持237亿美元美国国债,总持有额达到7,679亿美元,延续了自去年9月以来持有美国国债数全球首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怀疑派人士曾预计,中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更接近于5%。但事实中的8.7%令这种疑虑不攻自破,并使得中国距离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9.
《经济导报》2007,(31):45-45
全球投资者正沉醉于大牛市之际,美国次级按揭危机却令他们惊醒。各地股市早前所累积的升幅,一个星期间被摧残了不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