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数值计算方法,从位移和受力两方面,对圆形和马蹄形两种隧道断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隧道结构的位移和力学特性,仰拱的设置对维持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应采用带仰拱的断面,且尽早施设。  相似文献   
2.
3.
心情早餐     
每当我们看到布加迪的字样,马上跳入脑海的便是威龙、威航等耳熟能详的车款,个性张扬的马蹄形前脸,立体而诡异的流线型车身以及马力最大,极速最高,  相似文献   
4.
董艳萍  贾连辉  薛广记  谢飞 《隧道建设》2020,40(11):1664-1672
相较于圆形断面,马蹄形隧道有空间利用率高的优势,浩吉铁路白城隧道在国内首次采用马蹄形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具有安全、快速、环保的特点。通过梳理盾构施工的统计数据,发现其月平均施工效率达203 m,且每环拼装效率为38~43 min,但突遇姜石地质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阐述了盾构4个施工阶段的应用效果,解析了开挖盲区对多刀盘开挖和推进系统的影响、渣土改良和双螺旋输送机对陕北黄土地质施工的应对措施、马蹄形管片拼装机在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拓宽马蹄形盾构适用地质领域和提高施工效率,建议盾构今后的技术突破方向: 全断面仿形刀盘的开发和管片拼装系统的智能化,前者可实现盾构无盲区开挖、提升出渣系统效果和降低总推力的需求,后者有利于减少人员操作难度,提高拼装工艺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4日晚美国将举行马蹄形曲线150周年的重大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6.
布加迪Chiron     
张明 《汽车之友》2016,(11):14-15
布加迪专注于打造顶级性能的起跑,并擅长创造速度记录,而每一次打破纪录的又是它自己。威航的继任者不久前问世,Chiron标志着布加迪一个新时代的开始。Chiron的造型很好传承了威航的精髓,并进一步强调了艺术和动感。招牌式的马蹄形进气格栅是典型的布加迪面孔,  相似文献   
7.
周小涵  曾艳华  白赟  魏英杰  何省 《隧道建设》2016,36(11):1332-1336
除了少数圆形隧道外,大部分山岭交通隧道断面采用马蹄形或端墙式等形状。在隧道温度场的预测中,圆形断面模型能否代替马蹄形等实际隧道模型,其适应性值得研究。应用基于空气-衬砌-围岩的对流-导热耦合作用控制方程的有限差分方法,建立圆形断面模型对东北寒区马蹄形隧道温度场进行计算,并与现场实测温度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1) 圆形断面隧道模型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克服了通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复杂、对硬件要求高的弊端,考虑了隧道内风流速度和入口风流温度的影响,在隧道温度场的预测计算中能够满足工程使用要求。2)隧道内风流速度和入口风流温度对隧道温度场影响较大。本文算例中,入口风流温度每升高10 ℃,二次衬砌表面温度升高约7.2 ℃,增幅均匀;从1~5 m/s,洞内风流速度每增大1 m/s,二次衬砌表面温度降低的幅度为6.6、2.7、1.5、0.9 ℃,降幅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8.
申志军  夏勇 《隧道建设》2017,37(12):1518-1528
目前铁路隧道施工以矿山法为主,但在黄土等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风险大、进度慢;而盾构法已在地铁、水下隧道等软弱地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蒙华铁路砂质新黄土隧道:1)通过矿山法与盾构法比较确定采用盾构法施工。2)从开挖内轮廓、刀盘开挖特点、管片拼装方式、管片受力及配筋4个方面对马蹄形盾构隧道和圆形盾构隧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马蹄形盾构隧道的断面利用率更高,马蹄形管片与圆形管片受力有所差别而马蹄形管片配筋量更低。3)介绍马蹄形盾构设备概况,并对马蹄形管片设计进行研究。4)例举马蹄形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防寒防冻、管片底部开裂和遇到含姜石的老黄土掘进困难等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经过1年多的施工实践证明,在黄土隧道马蹄形盾构施工风险低,质量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章龙管  李志刚  谭江 《隧道建设》2020,40(7):1041-1048
为解决大断面马蹄形盾构始发与接收难点,以蒙华铁路白城隧道工程为依托,对大断面马蹄形盾构始发和接收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其关键技术包括: 1) 始发阶段采用加强明洞代替传统盾构反力架,可降低反力架的制作、拆除费用和减少始发负环管片用量,有效缩短主体施工时间,节约项目成本; 2)始发基座的底部均匀铺设豆砾石,可减少盾构进入原状土后始发导洞与管片背部间隙回填时间; 3)始发阶段创新地采用套拱钢架代替传统始发端墙结构,减少始发附属设施的工程量,缩短始发准备时间; 4)接收阶段基座与端墙相结合,降低盾构在软弱地层接收安全风险; 5)优化盾构始发和接收位置,使盾构施工和明洞主体作业面充分利用、互不干扰,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多年来,我国异形掘进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首先,以异形掘进机领域的阶段性科研项目为主线,回顾我国异形掘进机技术从模仿跟随到同步突破再到创新引领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从异形掘进机全断面开挖技术、异形管片拼装技术、测控技术和施工技术等方面介绍我国异形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然后,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分别介绍矩形顶管机、矩形盾构、马蹄形盾构及其特殊施工技术在我国隧道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从地质适应性、施工效率、隧道截面形式等方面指出当前异形掘进机发展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同时对未来异形掘进机在新领域的应用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