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92篇
  免费   312篇
公路运输   97373篇
综合类   7231篇
水路运输   895篇
铁路运输   560篇
综合运输   1345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734篇
  2022年   1048篇
  2021年   1163篇
  2020年   1376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3576篇
  2013年   3249篇
  2012年   4958篇
  2011年   5225篇
  2010年   5196篇
  2009年   6536篇
  2008年   6479篇
  2007年   4857篇
  2006年   4752篇
  2005年   5386篇
  2004年   7048篇
  2003年   6285篇
  2002年   4637篇
  2001年   3727篇
  2000年   3408篇
  1999年   3648篇
  1998年   3554篇
  1997年   3745篇
  1996年   3252篇
  1995年   2547篇
  1994年   1842篇
  1993年   1596篇
  1992年   1743篇
  1991年   1466篇
  1990年   1043篇
  1989年   1489篇
  1988年   1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介绍G71、G70循环指令的编程方法及注意事项,讨论了球面轮廓数控车削的几种常见方法,综合分析零件结构与刀柄主、副偏角及刀尖角的关系等,完成了球面零件的粗、精车削编程,并对刀路进行仿真及试切,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汽车电子标识作为汽车的"身份证",是无源射频识别技术在交通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机动车电子标识安全技术要求》等六项国家推荐性标准的正式实施以及国内外广泛的应用试点,使得该技术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变得愈发现实。本文阐述了汽车电子标识的系统构架、工作原理、应用现状,通过技术路线、技术对比两个层面的分析阐述了汽车电子标识的技术优势,并基于此对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在感知层,汽车电子标识将与视频检测技术有机结合,构建"射频+视频"等具备更高稳定性、可靠性的信息采集体系。而在应用层,汽车电子标识将提升涉车应用的实现水平,为假、套牌等顽固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诸多潜在应用的实现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在机车运行中发生故障时,应避免长时间停车堵塞区间,为了能更快完成机车运行中故障的处理,文章特从机车应急故障处理注意事项、应急故障处理方法和应急故障处理基本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包含线性与非线性项的车辆传动系统非线性Drive-shaft模型, 应用具有耗散项的拉格朗日方程将非线性Drive-shaft模型转换为当量化的两质量模型, 通过将两端扭转角等效到同一端获得了传动系统的冲击响应方程, 应用Routh-Hurwitz准则分析了冲击响应方程的稳定性, 获得了稳定性参数区间。仿真结果表明: 将非线性阻尼分别设置为0和线性阻尼的1/10、-1/10时, 冲击响应首个峰值的绝对值分别为0.153 9、0.101 4、0.371 6, 当非线性阻尼为线性阻尼的1/10时, 冲击响应的首个峰值的绝对值最小, 这说明正的非线性阻尼有利于冲击响应的衰减; 将非线性刚度分别设置为0和线性刚度的1/10、-1/10时, 获得的冲击响应首个峰值的绝对值分别为0.153 9、0.178 8、0.115 9, 当非线性刚度为线性刚度的-1/10时, 冲击响应的首个峰值的绝对值最小, 这说明负的三次方非线性刚度有利于冲击响应的衰减; 在固定非线性刚度为线性刚度的-1/10的基础上, 将代表非线性阻尼的系数分别设置为0.1、0、-0.1, 获得的冲击响应首个峰值的绝对值分别为0.078 4、0.114 2、0.231 6。可见, 当代表非线性阻尼的系数设置为0.1时, 冲击响应的首个峰值的绝对值最小, 这表明在传动系统线性刚度及线性阻尼的基础上, 设计负的非线性刚度及正的非线性阻尼可以提升传动系统抵抗冲击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8.
9.
五十铃载货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主要有制动效能不良与制动拖滞等,现将其诊断与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客车技术》2003,(2):46-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